有这样一些人他们的心愿随着时间的沉淀熠熠生辉 历久弥新他们用岁月践行着自己的初心他们用奋斗实现了自己的心愿“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让我们向每一位奋斗者致敬!制作丨易天驰记者丨郑怡哲©2024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3月7日上午10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外交主题记者会。在记者会上王毅表示,旧金山会晤以来,中美关系改善确实取得一些进展,这符合两国和世界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但不得不指出的是,美方的对华错误认知仍在延续,所做的承诺并没有真正兑现。
我国历史上不乏这样的官员—就是千百年来百姓津津乐道的“清官”,置个人荣辱生死于不顾,不畏权贵,仗义执言,正如北宋著名思想家张载四句格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鲁迅称他们为“中国的脊梁”。
中国硬骨头文人——铜豌豆,关汉卿有一首古诗“我是个蒸不熟、煮不烂、锤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铜豌豆”诗人自娱是一个有蛋子的男人,以铜豌豆自比的硬骨头男人,做为生于元代文人,当时元代有蒙古人为统治者,而汉人是当时排在最底层民族,诗人敢以铜豌豆自称,可见其头铁,而其创作元曲《窦娥冤》更是为最底层妇女呐喊,为百姓发声,无情抨击黑暗统治者,做为文人能够用自己手里的笔写出旷世名篇《窦娥冤》,可为为百姓为民众不惧生死铮铮硬汉。
#什么样的人才能够称得上“中国的脊梁”#有一句话说得很好,直接挑明一个残酷事实:一个国家,穿军装的倒下了,穿西装的就得跪下。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标志着我国真正地站起来了,确立了国际上的大国地位,并站稳了脚跟。
在鲁迅逝世86周年之际,展览聚焦于多伦路这一鲁迅生活、工作过的历史现场,以文献、版画艺术作品、当代艺术家的版画、影像和装置艺术作品讲述新兴木刻运动的传承,从艺术的视角回望鲁迅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巨大影响,向鲁迅精神致敬。
来源:央广网75年前的今天,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天安门广场奠基。10年前,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关于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将9月30日确定为烈士纪念日。自2014年起,每年的这一天,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会与各界代表一起,在天安门广场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
晚清重臣湖南湘阴人左宗棠,是中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功勋盖世的人物,为中华民族留下巨大的精神财富。1982年,王震同志在《红旗》杂志第二期发表《学习历史,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文章,对左宗棠捍卫主权、领土,维护国家统一,抵抗英帝、沙俄对我国扩张的巨大功绩,给予了高度评价。
文/宋定一何为中国的“脊梁”?鲁迅先生在《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中写道:“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别人能做到的,我们一定能做到。
光明网讯(记者邱晓琴)8月10日,著名文化学者、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王立群著作《中国脊梁》新书发布会在北京SKP书店举行。王立群与知名自媒体人“好人大哥”王阳为读者带来一场以“中国人的脊梁”为主题的深度对话。此次活动由东方出版社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