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渭莲(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中国考古学会夏商考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关于东周中山国的历史,传世文献记载有限且多有抵牾。晚清王先谦著《鲜虞中山国事表》,将中山国史料汇总疏证,但许多谜团仍未得到澄清。
在战国七雄的夹缝中,曾有一个顽强生存了二百余年的小国——中山国。这个由白狄族建立的国家,在强敌环伺的中原腹地,创造了令人惊叹的生存奇迹。它先后两次被灭国,又两次复国,堪称战国第一"钉子户"。直到赵武灵王时期,这个顽强的国家才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中山国的国君是姬姓,但是国民却是戎狄的鲜虞人,在当时大周王朝分封的诸侯国中属于另类的存在,外来户,经常被人看不起,不是一个系统的人,一个老外没事在老周家底盘里瞎折腾,而且还折腾的有声有色,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所以经常和周边的国家干架,地盘是忽大忽小,都城也是经常变换,遇到困难了就躲到大山里积蓄力量,力量足了再收付失地,论游击战,中山国算是鼻祖了。
#头条带你乐享河北##河北文旅看图识景##微游河北##我是大美河北推荐官#《燕赵传奇》“王厝时代”之“起落沉浮”带您感受中山国命运的跌宕这是一件出土于战国中山国王族墓葬的青铜戟。上矛、下戈,锋芒依然!它,或许见证过两千多年前,中山与魏、燕、齐、赵的征战。
中山国(公元前414年-前296年),建立者出自中山武公,是由白狄所建立的国家,因城(中山城)中有山而得名中山国。国土嵌在燕赵之间。经历了戎狄、鲜虞和中山三个发展阶段,曾长期与晋国等中原国家交战,一度被视为中原国家的心腹大患,经历了邢侯搏戎、晋侯抗鲜虞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