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尽管死了,也一定会复活。 所有活着信我的人,一定永生。" ——《圣经•新约•约翰福音》1858年,多年饱受责任与感情煎熬的查尔斯·狄更斯,终于痛下决心,与妻凯瑟琳分居,结束了22年的"痛苦婚姻"。
今天我们名著金句捞,聊聊狄更斯的《双城记》。这本书的寓意是世界上有两重性。哪里有光,哪里就有黑暗。对错很大程度上与历史是谁写的有关。这本书论述了1775年以后的伦敦和巴黎。对英国和法国来说,这都是一个革命时期。
“那个时代同现今这个时代竟然如此惟妙惟肖。” 双城,是英国和法国。“双城”,是贵族与雅克。又是一本初读几个篇章觉得枯燥乏味,但越往后就越欲罢不能了,感觉像品果酒,后劲很强。他可以在前面穿插着各种你所不理解的情节,然后用一根根分明的线将他们连成一副世界名画。
双城记 【英国】 狄更斯 长篇小说 1859 原著约35 万字 第一卷 起死回生 英国和法国在 1775 年那个年代,不管是好是坏,都只能用“最”字来表示它的程度。那是最昌明的时世,那是最衰微的时世;那是睿智开化的岁月,那是浑沌蒙昧的岁月;那是信仰笃诚的年代,那
《双诚记》描写的背景是法国大革命爆发前后,主要通过马奈特一家和德发日一家的遭遇,把贵族阶级和平民之间的尖锐矛盾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在这种种矛盾与对立中,狄更斯塑造了两个人物,马奈特医生和卡顿,通过他们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和对当时人们的情感期待。
狄更斯的小说,一直是我的童年最爱,从《雾都孤儿》开启,到《大卫·科波菲尔》,都翻烂了,唯独《双城记》,久闻大名,但是童年时除了开头那段“名言”,其他的内容还真没留下多少印象,这次读企鹅经典文库再版的《双城记》,有了这二十多年的人生阅历,倒是会有如下这些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