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骗扬子晚报网4月13日讯(通讯员 张瑜 邵臻 记者 万凌云)所谓“沉没成本效应”,是指为了避免损失带来的负面情绪而沉溺于过去的付出,包括时间、金钱、精力等,而选择了非理性的行为方式。这种心理学效应被诈骗分子广泛用于各类诈骗中,并引导着受害者作出错误的选择。
杭州的高女士反映,一个朋友帮她经营外贸生意,她还把四千多万元交给对方运作,到头来却发现这是个骗局。高女士在网上经营一家淘宝店,主要做日用品代购,高女士说,八年前她在一个育儿群里认识了男子金某,两人关系还不错,后来自己有了二胎,金某提出可以帮她打理生意。
莆田的阮女士在前段时间,被陌生的微信好友拉入了一个群聊,接触到了投资电影项目,前后投资了数十万元进去,一开始也确实收到了一些回报可,可令她没想到的是,在她投资了最大一笔钱进去后,这个项目突然“爆雷”了。
这两年,民宿经济的野蛮生长,应该得到我们的重视。最近有一个网络平台专门为众筹民宿而生,如果你自己也有情怀,想众筹民宿,不管是有 10 万、20 万还是 50 万元,都可以参与,最后大家凑出来几百万、上千万元就能做一家小民宿,你可以自己去住,也可以参与经营。
12月27日,45岁女星陈彦行接受TVB节目《东张西望》专访,哭诉自己与75岁的母亲遭大银行的理财主管欺骗,卷入涉及3000万港元投资性质保单的风波。回忆起被骗的过程,行姐数次激动流泪,她态度强硬,表示会在自己有生之年讨回公道。
进入的时候说不收费,但是进去后就让我开始投钱,5年时间,我拉的下线包括下线的下线都已经1000多人,而且也做到了他们所说的“董事长”级别,可是钱一份前没挣到,反倒投进去几十万,这就是一位在张庭夫妇公司打工大姐的亲口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