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2月11日,据香港政府新闻网消息,香港特区政府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正全面调查一宗怀疑由“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引致的感染群组个案。据报道,三名医生分别于本月的4日、6日、10日出现发烧、腹痛和腹泻的症状。
2025年2月11日,香港特区政府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发布消息,正在全面调查玛嘉烈医院一宗怀疑由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引致的感染群组个案。该个案涉及3名肿瘤科医生,其中一名30多岁的医生于2月7日离世,其余两人症状较轻。
大肠杆菌感染也能致命?2月11日,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公布了对香港玛嘉烈医院报告的院内出现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感染群组(个案涉及3名肿瘤科医生)相关事件的调查报告,署方现阶段初步认为此群组个案可能与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感染有关。
界面新闻记者 | 李科文界面新闻编辑 | 许悦香港公立医院玛嘉烈医院疑似出现医生群体感染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STEC)的案例,涉及该院三名肿瘤科医生。其中一名年轻医生在入院治疗后不幸去世。其他两名医生的症状较轻,其中一人已出院。
潮新闻 这两天,“香港一医生疑因大肠杆菌感染重症去世”的消息冲上热搜,年轻生命的离世令人惋惜,感染缘由也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讨论。据报道,香港玛嘉烈医院肿瘤科3名医生相继感染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其中一名年仅30多岁的医生,在感染发病3天后不幸离世。
近日,香港医界发生了两起令人瞩目的事件,一起是玛嘉烈医院肿瘤科医生的特殊感染事件,另一起则是香港大学医学院成功研制出首款口服砒霜药剂用于治疗白血病。这两起事件从不同角度对香港的医疗体系、社会心理以及未来医疗发展方向产生了深远影响。一、特殊感染事件:医疗安全与公共卫生的警钟1.
近日,香港玛嘉烈医院肿瘤科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STEC)感染事件。据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欧家荣透露,3名肿瘤科医生分别在2月4日、6日及10日出现发烧、腹痛及腹泻等症状,其中一名年轻医生从发病到离世仅3天,2人病征轻微。
近日,香港玛嘉烈医院出现3名医生感染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个案,引发关注。初步调查显示,3名医生分别于2月4日、2月6日及2月10日出现症状,症状包括发烧、腹痛及腹泻,其中一名30余岁医生于入院治疗的次日离世,其余两人症状轻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