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礼泉县石潭镇为已脱贫的贫困户免费发放黑桃苗木2万余株,以巩固脱贫成果,拓宽致富渠道,助力产业增收。发放现场人头攒动,登记在册的种植户们排队领取黑桃苗木,并签字确认领取的数量,看着成堆成捆的苗木,群众个个喜上眉梢。
本报讯(通讯员 张亮 吴梦凡)近日,礼泉县石潭镇宁家岭村见到了该村致富带头人范召,谈到今年的红薯销售,他高兴的说:“前期3000多个包装箱都用完,今天要加印5000个,这几天联系订货的单位和个人基本不断线”。
俗话说,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我特意查阅石潭镇主要村庄的地理位置以及村名由来,借助谷歌地图逐一找到村庄的卫星图片。在礼泉旱腰带上,石潭熠熠生辉。石潭镇地理位置:石潭镇位于礼泉县西北部,镇政府驻夏侯村,距礼泉县城17公里。
全省新一轮疫情发生以来,礼泉县石潭镇副镇长刘晓娥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始终站在疫情防控最前线。她对分管的疫情防控工作亲自部署、亲自督导,以“严紧实细”的工作作风,为全镇2.8万人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为筑牢石潭镇战“疫”防线贡献力量。
村民以贺、白姓为主,亦有赵、韩等姓,因贺姓人最早居住此地而得名贺家村。据贺家村史记载,明清时期,村民沿沟岸凿窑,分散而居,易遭土匪,故在现村址筑城建堡,城墙高丈五、宽九尺,东、西、北三面修宽两丈、深一丈二城壕。
阳光讯(记者 刘金 通讯员 李晶晶)11月3日,走进礼泉县石潭镇夏侯村高粱种植基地,放眼望去,成片的红高粱籽粒饱满,高粱穗随风摇曳。不远处,新农人王参战正在田间地头指挥大家收割高粱,收割、摘穗、脱粒、秸秆粉碎、装车等工序一气呵成。“这可是白酒的专用粮!
越来越淡的年味难免让人怀念以前过年红红火火闹社火逛庙会的场景,这也成为许多70.80.90年代咸阳娃对年味最直观的体验。而现在好多年轻人和小孩也许都没见过这些。今天小编就带大家去看看濒临消失的咸阳社火表演↓↓咸阳社火是芯子、高跷、竹马、旱船、狮子、龙灯等的通称。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舞龙表演西部网讯(记者 兰逊鸽)过大年就要赏年俗、尝美食,地道的年味儿在哪里?汉长安城承载着汉文化的基因,汉武帝颁布《太初历》确定了春节的时间,可以说汉长安城是春节的“故乡”。
日前,华商报-二三里资讯记者走进礼泉县石潭镇底石村的水果种植园,映入眼帘的就是无数个甘汁欲滴的小河酥梨和满树金黄的黄桃,在果园旁边排列着一条条围绕园区的灌溉渠。正值小河酥梨和黄桃的丰收旺季,望着一个个丰满的果实,不由得让人垂涎三尺。
央广网西安5月16日消息(记者王祎萍 通讯员张美妮)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走进陕西咸阳市礼泉县石潭镇大同村,映入眼帘的是宽阔平坦的街道、错落有致的房屋,叠加着干净整洁的环境,俨然一幅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新画面。与众不同的是,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门前都摆放着一个两米高的挂面架子。
在我省礼泉石潭镇石泉村,有一处遗址,2008年被列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叫石泉炼钢炉。石泉村在石潭镇北9公里,在村子学校的一角就是1958年大炼钢铁的炼钢炉遗址,遗址位于学校的东北角,遗址用砖墙围了起来,砖墙上有一圆形的门可以进入,杂草丛生高低不平的地面上,矗立着当年大炼钢铁的烟囱和炼钢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