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朱雯1月18日报道:如今,无论是高校的教学科研场景,还是企业的日常运营环节,AI工具都展现出了强大的重塑力量。然而,就在这股浪潮之中,40-60岁的中年群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适应性挑战。人工智能浪潮不可逆,如何让中年群体“不掉队”?
“AI给我带来了好运气。”11月16日晚上,58岁的刘宝菊乐呵呵地在她的退休生活日记中写道。她来自河南郑州,是一名退休教师,因为用AI辅助做科普实验受到关注。1988年,刘宝菊从河南师范大学毕业后,便投身于教育事业,是河南省实验中学物理高级教师,教师工作一干就是33年。
9月20日,中午12点半,在成都市老年大学上课的一些老人们还迟迟不愿下课。这是9月份秋季学期开设的无人机摄影课程的第二堂课。成都市老年大学教务教研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老人们的学习热情很高,这两年,除了有常规的声乐舞蹈课,还有无人机摄影、短视频拍摄、民法典等课程。
题主年满40,算是个不大不小公司的中层,负责技术,跟运营商合作的业务,带着支撑团队。工作多年,愈发怀疑这份工作的意义,累死累活没有自我。绝对不信技术人员35岁这个砍的问题,现有积蓄也够一家人撑几年的,不是很担心两年内没有收入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