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持续升温,飞行汽车、空中旅游、无人机物流……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随着我们头顶的天空变得“越来越忙碌”,低空飞行引发的噪声污染、飞行安全等问题亦被提上新高度。在政策催化、资本追捧、各地布局之下,展翅高飞的低空经济如何行稳致远?
【来源:深圳特区报】原标题:低空经济 振翅高飞 位于深圳罗湖体育休闲公园的智能化城市空中交通展示(体验)中心,是深圳低空经济示范基地和文旅新地标之一。该中心集飞行、展示、科普、体验、研学等功能性于一体,科技感拉满。
深圳新闻网2025年1月2日讯(深圳商报记者 肖晗)蓝天与地面之间,一个万亿级产业正在崛起。深圳抓住机遇,乘势“起飞”。2024年,深圳累计新增无人机航线94条,载货飞行超70万架次,完成低空载人飞行超过2.8万次,飞行规模全国领先。
记者体验从深圳市中心“打飞的”到坪山只需13分钟。南方日报记者 鲁力 摄无人机搭载货物从深圳蛇口起飞。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摄近期,深圳市统计局发布最新战略性新兴产业数据。前三季度,深圳低空经济与空天、人工智能两个集群增长势头良好,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8.3%和14.
深圳低空经济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水平推进,以改革创新为驱动,以应用场景为牵引,充分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作用,全面建设总部研发中心、高端智造中心、全场景示范验证中心、一站式解决方案供给中心。2024年,深圳实现无人机载货飞行77.6万架次、开通无人机航线250条、直升机载人飞行2.
新华社北京12月31日电 12月31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改革“起势”低空经济,深圳奔向“天空之城”|2024年终报道·身边的改革》的报道。东部通航的直升机准备降落在深圳市中心的大中华直升机场(2021年3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低空经济,活力涌动。
深圳低空经济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水平推进,以改革创新为驱动,以应用场景为牵引,充分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作用,全面建设总部研发中心、高端智造中心、全场景示范验证中心、一站式解决方案供给中心。2024年,深圳实现无人机载货飞行77.6万架次、开通无人机航线250条、直升机载人飞行2.
原标题:深圳:竞逐“低空第一城”【现代化图景】1000多架无人机腾空而起,在空中不断变换造型,组成奥运五环、火炬手、运动员等图案,配合无人机释放的流光溢彩焰火秀,点亮了城市夜空……参加表演的无人机全部来自深圳一家专精特新的“小巨人”企业。
1月2日消息,蓝天与地面之间,一个万亿级产业正在崛起。深圳抓住机遇,乘势“起飞”。2024年,深圳累计新增无人机航线94条,载货飞行超70万架次,完成低空载人飞行超过2.8万次,飞行规模全国领先。2024年前三季度,深圳低空经济与空天集群增长势头良好,产业增加值达到158.
深圳罗湖一公司推出一项创新技术,无人机与机器人合作可以在上百米的高空进行玻璃幕墙清洗。 南都记者 冷锋 摄12月27日,南都湾财社记者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低空经济发展司正式成立。2024年被称为低空经济发展的元年,这也标志着时值年末,低空经济在政策协同方面又一次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来源:深圳特区报 春节假期,深圳世界之窗,无人机伴随着烟花腾空而起,在夜空中绘制出梦幻画卷;龙岗中心区,市民搭乘直升机翱翔云端,用全新视角领略城市之美;福田口岸,往来“串门”过年的深港居民,一出关便可享受无人机送到门口的“外卖”点餐服务;大鹏新区山海之间,低空救援机24小时待命,
这是先行故事汇的第98期。今天的故事关于天气。在深圳,有一座气象观测梯度塔,高356米,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桅杆结构铁塔,在它旁边,排列着一座座气象观测设备,全国首个低空气象观测设备性能测试评估试验正在这里进行。
春节假期,深圳世界之窗,无人机伴随着烟花腾空而起,在夜空中绘制出梦幻画卷;龙岗中心区,市民搭乘直升机翱翔云端,用全新视角领略城市之美;福田口岸,往来“串门”过年的深港居民,一出关便可享受无人机送到门口的“外卖”点餐服务;大鹏新区山海之间,低空救援机24小时待命,随时为踏春徒步的市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张晓慧 深圳报道一年前的2024年1月26日,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在梧桐山载人试飞,罗湖与亿航联合推出“飞享梧桐”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观光项目。一年后,罗湖与亿航再度“牵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