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苏州市相城区黄桥街道荷馨苑社区组织辖区居民开展了“手作绒花,绽放光彩”非遗传承体验活动,丰富辖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感受非遗传统文化的魅力。活动伊始,“馨非遗”志愿服务队工作人员向大家介绍了绒花的历史。
来源:【人民网】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年十二度月圆,总是中秋佳节时最美。2022年中秋佳节,人民网特邀UP主慕容意,耗时10天制成月宫与桂花的绒花造型,取意“花好月圆”。绒花谐音“荣华”,寓有吉祥、祝福之意。染色、勾条、打尖、传花……一支小小的绒花历经几十道工序才能完成。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春非遗之夜》于CCTV3、CCTV15、央视频同步播出,打造了一场观众、嘉宾、非遗传承人欢聚龙年集市的跨界联欢,呈现出众多以非遗为底色的创新融合节目,为观众带来了别具匠心的节目观演新可能。
1月30日,苏州丝绸博物馆承担的故宫博物院藏二级文物清乾隆“绿地金斜方格彩色小菊花纹漳绒”复制项目,顺利通过专家验收。这是继2019年“湖色缠枝牡丹纹漳缎”后,苏州丝绸博物馆完成的又一项故宫博物院藏珍贵文物复制研究工作。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年,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团委按照“组织指导全员化、实践内容课程化、活动场所基地化、运作方式项目化、考评机制多样化”的工作思路,以“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为出发点,按需设项,力求项目有宽度、实践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