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巴、蜀相攻击,俱告急于秦。秦惠王欲伐蜀。以为道险狭难至,而韩又来侵,犹豫未能决。秦国认为战争是解决内外问题的最好方法。就在秦国跃跃欲试,准备扩张的时候,运气就这么好,瞌睡正好来个枕头:巴蜀两地相攻。
战国时代,僻处一隅,且遭中原各国鄙视的秦国,最终能够以弱胜强,以寡胜众,统一六国,固然有诸多原因,但从战略的角度来看,无论是鄢郢之战还是五国伐齐,又或是长平之战,这摧毁楚、齐、赵三强的大战,归根结底都是秦国强大以后锦上添花的战斗,对秦国的关键程度不及秦灭巴蜀之役。
#历史开讲#大家好,我是猫叔儿,喜欢人文历史,换一个视角为大家解构历史故事【上方点击关注】公元前316年,一个天大的馅饼砸到了秦惠文王的头上。蜀地内乱,蜀、巴两国相攻,请西陲大佬秦国来蜀地调停。蜀地形势图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这就是老母鸡吵架,请黄鼠狼当和事佬——全白送!
四川盆地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中原地区很难派遣大规模军队进驻,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造成了古蜀文化与中原正统文化之间有着很大的区别,三星堆遗址就可以看出之间的区别,但是四川盆地又不是完全不能通过,所以古蜀文化也有部分因素受中原文化影响。
司马错:伐蜀的壮举与被低估的统帅能力司马错,秦国的重要将领,他在历史中留下了一次伐蜀的壮举。然而,这次伐蜀的艰难和司马错的统帅能力却常常被低估。本文将从蜀道的难度、司马错的统兵能力和历史功绩等方面来重新评估司马错这次伐蜀的意义。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蜀道的难度。众所周知,蜀道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