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国桐一通电话,一个赠品,牵出“引流”团伙。近日,滨州滨城公安持续深入开展夏季严打整治行动,重拳打击电信诈骗类案件,打掉一潜藏的电信诈骗“引流”团伙,抓获团伙成员19人,刑拘3人。“您好,我是**客服,现在回馈新老用户送出免费礼品。
来源:江西法院 明知他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仍为对方提供“引流”帮助 案情回顾2021年3月,吴某(另案处理)在南昌县成立工作室,朱某、张某相继入股该工作室。工作室主要工作系为电信诈骗分子提供“引流”服务,拨打电话“引导”他人添加诈骗分子指定微信号,按添加人数来获利。
平时我们用手机或电脑打开网页时,经常会看到各种弹窗小广告,这些小广告里的商品往往“物美价廉”。近日,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检察院办理了一起案件,犯罪分子通过大量投放小广告“引流”,帮助背后的制假售假团伙销售商品。
大家好,我是只说人话,不讲概念,专给健康产业之中小微企业老板们开思维脑洞的鹿哥。引流,大家都知道要去人流量大的地方去做,以往大家经常做的引流方式就是到商场、步行街、地铁口、小区门口摆展架,派发DM单等,当然还有大众点评美团,哪里人多就去哪里。
来源 | 检察日报作者 | 胡佳瑶在信息化时代,网络空间的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近日,上海市黄浦区检察院办理了一起非法利用信息网络案,被告人郑某因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5000元。
1、 梁娟地铁口地推案例:梁娟当时因为资金短缺,就去找了很便宜的地方进货,货品也很平常普通:玫瑰、百合这些常见花材。单枝卖6元,加微信付款可以便宜一块钱。坚持一个多月,在地铁口把外部公域流量变成了微信里私域流量,做了地推之后,店里营业额也首次突破1万。
在现如今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有了流量就意味着有了客户有了客户就意味着有了销量然而不法分子为了赚钱也动起了歪脑筋为电信网络诈骗团伙提供前端“吸粉引流”服务案情回顾1:7月13日,经开区公安分局网安大队接市局网安支队指令后,联合分局刑侦大队对一犯罪团伙涉案人员资金流、网络流、通讯流等进
在上一期的“弋小检”说法中我们和大家分享了毕业生小王通过微信参与“吸粉引流”最终涉嫌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犯罪的故事,其实“吸粉引流”套路多陷阱深,不仅仅只涉及信息网络犯罪,还可能构成诈骗罪的共犯,今天我们就来大家分享另一位大学生小明的故事。
妆前,他们是相貌普通的年轻男女、头发花白的居家老人;妆后,他们则“变身”成仪态万千的精灵女王、漫画中走出来的古典美人等各种角色。强烈的对比反差效果,正引发全网围观。 近段时间,“爆改”不断冲上社交平台热搜榜,更凭借杨迪、宋小宝等一众艺人的下场吸引不少人加入,并将这股风潮推向高潮。
大皖新闻讯“您好,我们是做股票配资的,请问您的股票还在做吗?”“我们没有交流群,都是一对一为您讲解”......假如接到类似的电话,你可能正遭遇“电话引流”的电信诈骗。6月28日,亳州市公安局公布了近期查处的一起诈骗案,诈骗窝点被警方捣毁。
“你多大啦,是本地的吗?”小郑在一个交友平台上遇到一个令他心动的女生,当小郑反问对方信息时,女生表示,自己是来帮“闺蜜”介绍对象的,“我闺蜜的qq是XXX,你加她自己问吧。”小郑加了闺蜜后发现,自己好像被假聊给“套路”了。
在路边车辆上张贴“涉黄小卡片”为电信诈骗或是涉黄网站引流是以往不法分子常用的方式,随着打击力度的加大,如今线下贴小广告的方式转移到了线上,不久前,一家短视频平台的工作人员发现,在他们的软件中,出现了类似的“电子小卡片”,一些用户在视频或是评论中,传播来路不明的二维码,这些二维码是做什么的,又是什么人在散播这些内容呢?
中新网4月26日电 据“公安部网安局”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在“净网2024”专项行动中,山东青岛公安机关破获一起特大非法利用信息网络案,抓获涉案人员110余名,捣毁吸粉引流工作室10余个,扣押作案设备2400余台,全方位打击了为境外诈骗集团吸粉引流的“黑灰产”犯罪链条。
“当你接到类似的电话,请提高警惕,因为他们很有可能是为诈骗分子工作的“引流”人员。9月7日凌晨,分局刑侦大队联合十堰市公安局打击整治专班,先后在十堰城区将涉嫌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嫌疑人刘某、陈某、杨某等7人抓获,成功捣毁该“引流”诈骗窝点,现场查获手机7部,电脑5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