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博士研究生)于2023年首次试点设立,旨在选拔一批研有余力、基础扎实,在科学研究中展现出较强发展潜力的优秀博士研究生,资助他们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科学基金项目,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基础研究和学科交叉研究等。
作为资助我国基础研究的主要渠道之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已形成包括多种项目类型的资助格局。今年基金评审结果即将出炉,接下来的资助方向有哪些变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下称“基金委”)主任窦贤康近日接受《自然》采访时表示,基金委有两大任务:资助基础研究项目和支持优秀的青年科学家。
支持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首次修订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自202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第四条规定,国家鼓励地方人民政府、企业和其他组织投入资金开展联合资助,建立科技创新合作机制,国家鼓励社会力量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捐赠。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郭斯琪(导师为梁哲教授)申报的课题《高退化线性规划问题的优化理论与方法》,成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博士研究生)。这是同济大学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学部首次获得该项目的资助。
临近春节,高校和科研机构将相继进入假期模式。不过,仍然有批人有些焦虑,因为假期也意味着要准备2025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特别是今年的申请变动不少。前不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先是发布《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提出了六项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