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疑惑藏式佛珠上挂满的那些神秘的铁片珠石到底是什么,有何寓意?今天就为大家详细解读藏式佛珠上所挂的物件。 天铁藏语称“托甲”,译为天铁或雷石。藏区很多山蕴藏丰富矿藏,雷电击打熔烧金属矿石后形成的金属结晶体原铁即天铁,可做护身符。
很多藏牧区的藏族人喜欢把积累的财产转化为珠宝首饰满身披挂,这样既方便四处搬迁的生活,又给身上添加了一道色彩,老一辈藏族人所穿戴披挂的不仅是简单的服装饰件,而是一笔巨大的财产,显示的不仅是美,是象征着豪华与富有。
嘎玛藏族传统金工布纹镶嵌工艺及装饰纹样文/图:张卫峰 副教授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版权所有:《中国民族美术》编辑部一、概述青藏高原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奇特的地区之一,她独特魅力不仅源于神秘的、原生态的地理环境和早期政教合一的社会历史环境,也源于富饶瑰丽的雪域文化宝藏。
手串、项链、戒指、耳坠……,你有按照自己设计的图案和样式进行定制过吗?什么,从没有听说过或定制过,那你落伍了,在拉萨,金银饰品的“定制”虽然极少,但藏传饰品是完全可以私人定制的,并且向“高端定制”发展。
文玩圈是一个包容文化比较丰富的圈子,除了我们平时见到的菩提文玩,木质文玩,玉石文玩等等,还有一些藏式的文玩,也是颇受到玩家们喜欢的,其实藏式文玩的材质大概与普通的文玩差不多,只不过是从造型上,或者配饰上有些不同。
几年前,当我们都还沉浸在藏式珠子那夸张的孔道、磨损的到位的时候,我偶尔打磨了一次松石,才发现,这玩意这么软,这么容易打磨,甚至可以任你随意的发挥。直到后来,老松石大批量上市,据说某地是一筐筐的进货,一群群的批量走货。
清代皇家崇奉藏传佛教,乾隆以来西藏大量的佛像及法器进贡宫廷,北京故宫博物院至今珍藏着大量的藏传佛教文物,它们原存于清宫多处藏传佛堂。尤其是藏传佛教的法器与供器,器类繁多,大多以金、银、铜铸造为主,兼有木雕、骨雕、石雕、海贝壳以及布、丝织、锦缎等面料制品。
在有关香格里拉的记忆中,绚烂的藏式文化是其主流底色,酥油茶、牦牛奶、哈达、转经筒…其颜料全部采用金、珊瑚、绿松石等矿物宝石制作,成品堪称“天价”。而传统唐卡的绘制要求也极为严苛,制作一幅唐卡用时较长,短则半年完成,长则需要十余年。一般人则需要进行数年的“修炼”才能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唐卡画师。
小编没事的时候喜欢一个人瞎琢磨,今天就把自己DIY藏式金刚的心得跟大家说道说道,希望可以对大家有点帮助!第一步,将砂纸按车床圆盘样子剪下,并用哥俩好粘好,我想不是很喜欢用502,个人觉得没哥俩好粘性好。
见惯了凤眼菩提那种规规矩矩的圆,就会觉得索然无味。本来凤眼不容易伺候,经常藏污纳垢的够费心了,再不给自己找点乐子玩玩怎么行!于是翻遍了各种教程小编觉得将手里的凤眼打磨成藏式的!很久以前自己在网上买了一斤通货散珠凤眼,经过一个月的努力,终于做出了5串藏式凤眼,现将制作经过总结如下。
青海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这里广阔无垠的大草原产生了高原游牧文化,培养了牧民用牛羊毛编制工艺品的习惯。2007年,安鹏夫妇在西宁创办了青海安多手工艺品公司。这家店有着鲜红色背景的招牌,左侧是极具特色的牦牛简笔画,右侧则用两种语言写着“安多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