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宋钦章 每经编辑:张益铭今年以来,已有15个地区发行3780.56亿元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再融资专项债(以下简称“置换债”)。而随着“6+4+2”万亿元的化债组合拳的持续推进,化债效果已有所显现。今年以来,已有多个地区官宣“隐债清零”。
截至2月14日,全国31个省份都披露了《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这是观察各省隐性债务化解进展的重要窗口。据梳理,共有7个省份(江苏、河南、陕西、甘肃、天津、广西和宁夏)表示超额完成任务。
财联社2月6日讯(编辑 李响)近期,随着地方两会召开,针对2024年地方化债方案取得的成效也逐步出台,城投债提前兑付进度持续加快,高息城投债愈加稀缺。据东吴固收团队统计,从估值收益率视角来看,当前全国到期收益率在5%以上的高收益城投债存量规模已大幅收缩至237.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杨志锦 上海报道江苏省审计厅日前公布的《2022 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结果》在回顾2022年工作时表示,修订完善《江苏省政府投资基金管理办法》,继续推动省级财政专项资金优化整合,在全国率先建立覆盖政府债务、政府隐性债务、融资平台公司经营性债务
12月11日,北京市财政局晚间公告称,拟于12月18日发行2024年第十一批地方债,其中北京市地方政府再融资专项债券(三十八期)、(四十期)、(四十二期)募资用途为置换存量隐性债务,总额47亿元,将于12月18日招标,12月19日开始计息。
财联社2月14日讯(编辑 杨斌)作为化债工作的重点之一,各地正在加速推进,压降融资平台数量。财联社梳理,过去一年,多地压降的融资平台数达50%以上,比例最高达76%。2025年,多地依然把压降融资平台数量、推动融资平台退出与转型作为化债工作的重点。
近日,多个省份的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报告陆续对外公开。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包括广东、江苏、浙江、湖北、内蒙古、重庆、辽宁等省份对外披露了财政部提前下达的2025年地方新增债务限额,这些省份各自分别获得了占2024年各省全年新增债券约60%的额度。
【大河财立方 记者 秦龙】继浙江绍兴和江苏5家城投后,10月9日,记者获悉,近日,福建省晋江新佳园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新佳园控股”)在当地报纸刊载公告,计划退出融资平台名单。根据公告,截至2024年9月11日,新佳园控股隐性债务已清零,但经营性金融债务尚有存续。
2023年2月7日,苏州市相城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苏州市相城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市场化转型的公告》,提出区域内11家公司“转型为市场化运行主体,自公告之日起不再承担政府融资职能,不再是我区融资平台公司”。
财联社11月6日讯(编辑 杨斌)近日,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两家城投公告完成退出融资平台程序,成为引入债权人同意机制后官宣退平台成功的首个案例。9月末以来,已有15家城投公司发布了需征得债权人同意的退平台公告。目前来看,“退平台”是战略方向和大势所趋,政府能够充分把握退平台的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