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教育部负责人就《纲要》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作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决策,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教育强国建设进入了蓄势突破、全面跃升的重要阶段。
来源:【中国教育报】《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这一首要任务中,第一条就明确了要“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内容,跟小编一起来看 →本文来自【中国教育报】,仅代表作者观点。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香港2月12日电 应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邀请,由教育部和国务院港澳办组成的宣讲团12日在港举行宣讲会,让香港各界人士深入了解《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的重要意义。
来源:人民政协网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下文简称《纲要》),为未来十年我国教育强国建设的具体推进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列出了时间节点。
今天(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对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作出战略部署和具体规划。未来十年教育领域如何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曾多次以《规划纲要》的形式发布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在不同时期具有战略指导意义。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纲要》提出要优化技能人才成长政策环境,强化职业教育支持,并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享有平等待遇。这一政策不仅是对职业教育重要性认识的提升,也是对中国未来经济、社会结构、产业转型的深刻回应。
央视网消息:1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对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作出战略部署和具体规划。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曾多次以规划纲要的形式发布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在不同时期具有战略指导意义。
十年之后,也就是2035年,我国将建成教育强国,这是《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给出的时间表。那么这十年,具体要怎么做?对此,《纲要》也给出了路线图。这份路线图涉及了很多家长和孩子们关心的话题。
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近日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特别提到要“分类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具体分哪几类?为何要这样改?有哪些方向性的举措?戳视频↓来听专家解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理论研究所所长 姜朝晖:高等教育为什么要分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