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成都商业航天好消息不断。记者今日获悉,国内首个实现商用电推进在轨应用的商业航天企业遨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日前推出我国首个电推进数字孪生系统,实现了“全流程”“天地镜像”的精准映射,在电推进的实时监测、指令模拟、故障诊断、变轨决策以及状态回放等应用环节发挥关键作用。
成都千亿级产业集群“大家庭”再添新成员——航空制造产业。12月15日,记者从成都市航空航天产业联盟获悉,2022年成都市91户规上航空制造企业营业收入达1054亿元,产业规模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并于近日召开的产业联盟年会上予以了公布。
每经记者:刘旭强 每经编辑:杨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刘旭强 摄到2024年,成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带动产业规模达到6000亿元;到2026年,核心产业规模预计将达到17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1万亿元......
川观新闻记者 吴亚飞 文/图2024年,核心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带动产业规模6000亿元;2026年,核心产业规模达到17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1万亿元……成都市近日发布的《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 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川观新闻记者 吴亚飞 摄影 郝飞6月7日,“万千气象看四川”二季度集中采访活动报道组走进成都市温江区,探寻成渝产业协同发展新脉动。医药健康是四川的六大优势产业之一,生物医药也是重庆打造的六大千亿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之一。瞄准优势产业,两地如何强化合作、协同发展?
“已经动工了,展示中心也快开放了。”前两天,有网友在微信群里表示,备受瞩目的“万洋科技城”已经开工了。这可不得了!相比起家附近新修座商场、修所学校,万洋科技城这样的重大产业项目,可是能实际解决大家的吃饭问题。所以自从项目签约以来,就一直热度不断。
生物医药,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实现“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重要基石。作为中国西部生物医药产业重镇的成都,如何持续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瞄准优势产业,成都和重庆又该如何强化合作、推进医药健康产业建圈强链?
中新网上海新闻3月29日电(李秋莹)3月27日-29日,由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主办,新经济发展研究院iNED承办,元宇宙与虚实交互联合研究院(上海)协办的2023年城市机会清单系列—“虚实共生 产业链元”主题活动在宝山区顺利举行。
记者在1月7日的成都市商务商贸园区2025年重点工作部署会上获悉,聚焦“立园满园”主线,让“寸土”产“寸金”,会上锚定全年目标——2025年,全市商务商贸园区要实现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经济总量显著提升,建成春熙路时尚活力区、荷花池国际商贸产业园、华西转化医学产业园3个千亿级园区,天
高水平开放的成都,成为国内外投资的高地和热土。10月28日,世界500强英特尔宣布,将扩容位于成都高新区的封装测试基地,增加3亿美元的注册资本。事实上,看好成都的不仅英特尔。近期,多家世界500强相继传出增资成都的消息。世界500强何以“扎堆”增资成都?
今年的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三个“一号工程”,分别是:坚定把科技成果转化作为科技创新“一号工程”,坚定把工业立市、制造强市作为实体经济发展“一号工程”,坚定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深化改革“一号工程”。
成都市民李先生因工作需要,每年要乘坐航班飞行几十次,最近一次飞行却让他颇感意外:“这架飞机加的是‘地沟油’!”事实上,从9月19日开始,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民航局启动了SAF应用试点工作,从北京大兴、成都双流、郑州新郑、宁波栎社机场进出港的12个航班率先加注SAF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