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载《巴蜀史志》2022年 “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凉山实践吉伍依作 沙马伍叁通过十多年的实践,凉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效,从某种意义上讲,堪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凉山模式。
来源:【泰安日报-最泰安】泰安日报社·最泰安讯(记者 刘小东) 5月8日上午,“翰墨传承天下泰安”——泰山“大字”楹联书法展暨泰安市泰山保护发展基金会成立仪式在岱庙举行,泰山保护发展基金会正式成立,爱心企业现场向基金会捐赠资金,助力泰山文化事业发展和遗产保护。
本报记者 张硕 北京报道这里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这里是世界宗教的博物馆,这里是福建经济第一城。这里,是泉州。2021年7月25日,在福州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6处。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自2005年正式启动,已走过了16个年头。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绩斐然,在固本培元、延续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今年全国两会,来自中国工艺美术之都潮州的 90后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潮州市许泽荣窑变艺术馆馆长许泽荣建议,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增进民族文化自信。许泽荣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
潮新闻客户端 编辑 叶海涵在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浙江省一直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积极的保护措施而著称。近日,这一非遗大省再次传来好消息:共有4个项目成功入围2024年度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可持续发展”案例。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依据《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的文件指导精神而设立的新型社会智库,秉持独立性、开放性、创新性、学术性的理念,坚持中华文化立场,继承中华文化基因,传承中华文脉、守护中华人文精神、传播中华文明,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文化强国建设。
北京时间11月29日晚,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
中国网记者 张宁锐 北京报道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在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基础”。
来源:环球网 1月10日下午,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众星云集,第八届“世界邮票上的中国文化”年度盛典在这里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的三百多位文化名家共同见证了这一文化盛事。邮票,方寸之间有天下,细微之处有乾坤。世界邮票上的中国文化,更是面向世界尽情展现中国文化的无穷魅力的国际舞台。
中新网北京1月11日电 第八届“世界邮票上的中国文化”年度盛典10日在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举行,活动以“共热爱 向未来”为主题,来自海内外的数百名艺术家现场参与。活动现场举行“世界邮票上的中国文化”展览,观众通过一枚枚邮票,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12月20日,2024国际知识产权交易大会在海南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海口)隆重开幕。此次大会以“保护创新 链接创造”为主题,旨在为全球知识产权领域的专业人士提搭建一个高规格、国际化的交流与合作平台,推动知识产权的转化与应用,共同探索创新合作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