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的第一个学习目标为:会写“彻、迁”等9个生字,会写“革命、解放”等17个词语。引用司马迁的名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再对比两种不同“死”的意义,句子形式区别不大,但感情有天壤之别,结尾处与第1自然段结尾呼应,高度赞扬了张思德同志。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从石库门走进天安门,从兴业路走进复兴路,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一个百年大党始终拥有青春活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
1944年9月8日下午,毛主席在延安凤凰山下的枣园操场参加了一场追悼会。这是一场简朴又隆重的追悼会,中央机关、警卫官兵和普通群众数千人参加,遗像旁边还悬挂着毛主席亲笔题写的挽词——“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
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17个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内涵。本文是毛泽东同志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的根本宗旨,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解放全民族。
本文是毛泽东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做的演讲,一开始就提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然后结合实际,从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正确对待批评和搞好团结三个方面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敌人。
1939年2月,毛泽东在给张闻天的信中第一次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概念:“孔子的知既是不根于客观事实的,是独断的,观念论的,则其见之仁勇,也必是仁于统治者一阶级而不仁于大众的;勇于压迫人民,勇于守卫封建制度,而不勇于为人民服务的。”
作者: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进修一部副主任 谢煜桐读毛泽东同志的文章,在党的政治宗旨上着墨,在党的思想境界上落笔,首推《为人民服务》。1944年,延安物质生活最艰苦的一段时期刚刚过去。党内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宗派主义通过延安整风得到克服,全党思想逐渐达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