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有位老人就赞赏的说:这几天丧事下来,老大家的儿子还真不含糊,别看只有六七岁,愣是两天没有合眼,前前后后一直跑着帮忙,听说老大两口子怎么劝都没用,而且每次只要有人来吊唁,这孩子都会恭恭敬敬的回礼,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娃娃以后肯定会有出息。
我邻居家有个小男孩,大概三四岁的样子,一双眼睛总是扑闪扑闪,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饭后到小区楼下散步,每次碰到他们,总是能看到小男孩拉着父母的手,不停地追问各种有趣的问题。“天上为什么会有星星?”“天上为什么会下雨?”“狗狗为什么老吐舌头?
大多数家长都认识白岩松,知道他是一名非常出名的主持人,同时也出过几本著作,然而他不仅在个人领域上有着非常杰出的表现,在育儿方面,白岩松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他认为想培养孩子,那孩子吃苦是少不了的一件事情。
最近在家看《百家讲坛》,发现一个现象:从古到今,各个领域中的佼佼者都爱读历史。唐太宗李世民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说,“今天越复杂,越应该回头看看历史。”英国哲学家培根更是直言:“读史使人明智。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者曾对153名儿童做的长达20年的追踪研究,发现了就做家务这一点而言,爱做家务的孩子预测着未来显著更高的就业率,以及显著更低的犯罪率,由此可见,孩子小时候所养成的良好习惯,会对他未来长远的一生都有影响。
其实在每一个宝宝出生了之后,父母也就几乎把自己所有的精力全部都放到了孩子的身上,给他们提供着最好的生活,让他们享受着最好的教育,都希望孩子之后能够出人头地,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这也都是父母内心所期盼的。
我们作为父母,谁不想拥有一个有出息的孩子,但是孩子到底能不能有出息,很多家长都表示要等到孩子长大后才能看出来。但是老话说得好:“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孩子将来能不能有出息其实小时候就有一些明显的特征,虽然这是我国的一句老话,但他确实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一个人的强大源自于他内在精神的品质的强大。一个人的外在的积极的行动,也源自于他内在的优秀的品质和正确的观念。要让孩子优秀,必须培养以下几个品质。一、善良的品质。 善良的孩子有同情心,爱心,做事留有余地,能体谅他人,知恩图报,长远能得到他人的尊重,也是做人的根本。二、勤劳的品质。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很多小孩养尊处优,特别是独生子女,根本不懂得体谅父母赚钱养家不易。处处依赖父母。碗筷不会洗,地不扫,桌不擦。被子不会叠,衣服不会收拾。每天除了读书做作业,啥也不管。自理能力差的人,考上好的学校也难免被刷下来。少年大学生魏永康就是这样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