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5月8日讯(记者徐丹)武汉市首届“最美乡路”摄影大赛启动半个月来,已经收到不少市民上传的精美照片,许多摄影爱好者与蔡甸区嵩阳线、黄陂区将川线、新洲区东辛线等乡路“亲密接触”,用独特的视角展示“最美乡路”。本次大赛由长江日报、武汉市交通运输局联合举办。
来源:中国新闻网 【解说】背起相机,对焦城市,按下快门。50多年来,秦丙和的脚步遍布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区的大街小巷,他用摄影记录家乡半个世纪的变迁。【解说】72岁的秦丙和是潞城区神泉村人,自学生时代就对摄影艺术很感兴趣。
来源:【宁夏日报】刘玉飞一直在路上。(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3年时间,812部短视频,10亿次播放量,获赞500多万个……从2019年创立账号开始,我把绝大多数的业余时间都投入到这个账号的运维中。我是刘玉飞,2019年,从部队转业,利用空档期自驾去西藏。
崔曼舒与同学拍摄的太原美景22岁的太原姑娘崔曼舒,在天津读书。为了完成大学专业课的作业,她与同学回到家乡,拍摄一部纪录片。他们将镜头对准太原的街道、公园、景点和美食。12月3日离开时,首次来太原的同学由衷地说:“这座城,景美,人更‘美’。太原的美,妙不可言!
半岛全媒体记者 胡蕾毕晓东家里,有一本珍藏多年的老相册,那是他的心爱之物。“很多照片都是上世纪90年代拍的,那时候我20岁出头,最好的青春年华都在这本相册里了。”如今,52岁的毕晓东翻看着泛黄的照片,依然会心潮澎湃,眼角眉梢有着藏不住的笑意。
拎起照相机、扛着三脚架、带上超长定焦镜头,从2013年至今,每到冬季,河北邯郸市磁县的摄影爱好者闫洪图便会带上他的“宝贝”,到当地溢泉湖湿地公园蹲守,拍摄他心爱的“模特”——大雁。2024年12月5日,闫洪图在磁县溢泉湖边拍摄大雁。
央视网消息(记者 豆瑞华 弟辰晨):今年37岁的田贺,是一名在北京工作的导演,他的家乡在河北省保定市。从2005年开始,他将相机的镜头对准了家乡的人和物。2012年,他开始集中拍摄家乡的变化。在他的镜头对比下,有些空地盖起了新建筑,有些老建筑踪影全无……,让人感慨无限。
中新网乌兰察布3月8日电 题:女大学生用画笔记录“第二故乡”变迁 :“给她一点颜色瞧瞧”中新网记者 张林虎“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底蕴和发展的历程,我想用笔留住它的独家记忆,我们都是这座城市发展的见证者。”“00后”大学生孙亦珂如是说道。图为孙亦珂在画画。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徐晓磊我的家乡,位于济南章丘区的一个乡村。腊月二十八,我踏上了归乡的路,心中满是对家乡的思念与期待。 “家里要拆迁了。”2018年9月,当大二学期刚开学时,我接到了家里的电话,村子即将进行旧村改造。
近日,由徐州收藏家俱乐部策划的《张永华先生摄影绘画展》在徐州市云龙区潘塘街道冯园村举办,共展出摄影作品300余幅,分为农村生活、潘塘记忆、新城区建设、美好徐州、祖国各地等多个专题,还有部分国画、油画作品。
广东揭阳,一位“95后”摄影记者见证传统非遗火爆出圈,用镜头记录家乡变迁,来听听他的心路历程!从小在揭阳古城长大的他,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近10年来,沈绵钺专注于拍摄和宣传揭阳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用镜头展现揭阳的传统韵味和时代活力。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韩梅在他的镜头里,有新区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有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有挥汗如雨的建筑工人,也有建设者对“未来之城”的展望……他就是被誉为雄安新区“工地摄影师”的任双欢。1995年出生的任双欢是雄县人,雄安新区设立前,他是一名婚礼摄影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