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时人生,过网络生活】一位司机在网络上晒出自己拒绝特惠快车单并出说明理由,这引起了司机和乘客之间的口水之战。这位司机拒单的理由是:“我打开软件是为了接大单,不是接你这种单的,7公里11块钱,你想一下你自己去不去?
8月26日,广东广州一女子发布视频称,其深夜搭乘哈啰特惠快车时要求驶入小区,遭到司机辱骂,还被直接拉下车,视频引发热议。29日,哈啰客服人员就此事回应南都记者称,平台给当事司机作出了封禁账号7天的处罚,接送是否进入小区可由司机和乘客协商决定。
一口价订单单价低,乘客难伺候,成为网约车司机人人唾之嫌弃的订单,尽管司机极力反对,却阻挡不住一口价疯狂的蔓延。如今出行市场一口价已经占据了90%,只有10%不到的快车单,司机也在生活压力下不得不低头打开一口价咬牙硬接。
12月20日,河北石家庄有网友发视频称在网约车平台打特惠车,司机途中打电话吐槽特惠车便宜不赚钱,还骂骂咧咧。当事人魏女士表示,当时很无语,没想到司机当面说这些。事后平台联系她,称已对司机做出处罚,停止其接单。
随着运价越来越低,司乘之间的纠纷也愈发严重,很多司机都开始诅咒乘客了,直接在车里贴出告示:不要玩阴招,投诉司机者XXXX,觉着不舒服可以换车,有意见当面提,不要背后不当人。甚至有司机直接贴出揪头发的图片来震慑乘客。
近期,不少网友反映“打网约车越来越容易打到臭车”尤其是便宜的特惠快车和“一口价”快车,打到臭车的概率相对较高,#越来越容易打到臭车了#的话题一度冲上微博热搜。公众的视线不约而同地聚焦在特惠快车和“一口价”快车上。
封面新闻记者 吴冰清刚打到车时,显示还有8分钟到,可18分钟后,车辆还未到,“卡”在了距离上车点2.1公里的地方。5月6日,成都市民罗女士在打网约车时,遇到了今年的第三次被“拒载”。特惠快车“卡”在2.
近日,在社交平台上,关于网约车是否应该开空调引发了不小的争议。有网友认为,高温酷热,又身处封闭的狭小空间,不开空调导致乘客的出行体验受到严重影响;但也有不少司机表示,“空调费”没有来自平台或其他方面的补贴,全部由司机承担,对司机造成了很大的经济负担。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