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主席就准备去莫斯科,同苏联政府重签中苏友好条约。苏军是1945年8月9日对日宣战,出兵80个师150万人,5500多辆坦克,1800架战机,在4000多公里的边境线分三路大军进入东北,以绝对优势突破日本关东军放线,歼敌70万余人,关东军被迫投降,日本政府宣告接受波茨坦公告。
1950年2月14日,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空气中弥漫着喜庆的味道,新生的红色中国与强大的苏联即将签署一份象征着友谊与合作的条约,就在这看似祥和的氛围中,斯大林一句看似随意的玩笑话,却如同一颗石子,在平静的湖面激起阵阵涟漪,也让毛泽东原本带着淡淡笑容的脸庞,瞬间多了一丝难以察觉的阴影。
回首新中国历史一定绕不过一个国家和一份“契约”,前者是苏联,一个从出生到灭亡都让西方世界恐惧的新型政权,甚至于在他灭亡三十多年后的今天,西方国家还得需要篡改历史从而达到消除这种恐惧,国内殖人还得配合其主人虚构历史来不断抹黑,不过这不是我们今天的故事,我们今天的故事则是后者,一份凝聚了无产主义光辉的文件——《中苏同盟互助条约》
1949年10月2日,在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天,苏联就第一个宣布承认新中国并和新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正是由于作为世界大国的苏联的带头作用,其他十几个国家也先后承认新中国,从而打破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外交上孤立新中国的阴谋。
1949年的冬天,莫斯科笼罩在一片肃杀的寒意之中,从中国驶来的列车,在漫长的铁轨上颠簸了数日,终于抵达了这座东欧平原上的政治中心,车轮与铁轨摩擦的尖啸声划破了北站的寂静,也预示着一场关乎国家命运的博弈即将拉开帷幕。
作者:慎独抗美援朝战场,年轻的志愿军空军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突出贡献。其中还要感谢苏联空军的援助,尽管有不少装备是新中国在困难条件下花真金白银买来的,但在那个时期,苏联能让新中国买到先进的装备,也是帮了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