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农村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很多大学生毕业之后都混的比较差,甚至有的连老婆都娶不到,这太不可思议了。在农村,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考上好的大学,将来有一份高薪的工作,有稳定的收入,这样日子才能过得比他们好。于是,很多父母辛辛苦苦把孩子供上大学。
早在人类社会开始进入文明时期的过程当中,各种法律与法典的出现就彰示着不同个体对于“公平”的追求,无论是最早的《十二铜表法》《汉谟拉比法典》,还是中世纪的《罗马法》《日耳曼法》,亦或是今天的各种成熟法典产生,其实都是为了追寻一种绝对意义上的公平。
前几天我去拜访一位知产千万的发小加老同学,因为我俩都是来之农村,但是他比我混的好很多。饭后我就问他就可以说说你的发家史吗。他就说了一些让我记忆深刻的话他说,他说如果家里没有一个人敢去冒险、去打破常规,许多家庭,特别是农村家庭,就只能一辈子困在土地里,直到老去。我深有体会。
要说农民艰难,最难的不是年轻人,也不是高寿老人,而是正处于42-61岁之间的农民。这个年龄阶段的农民,大约有65%的人离开了农村,在外务工养家糊口,混得好的农民,可能也就直接定居在城市,日子过的也还不错;
我初中时候的成绩不错,现在看来是标准的学霸,记得我们黄冈搞学科竞赛,那年我念初三,英语老师带我去县城参加比赛,那是我第一次坐汽车,第一次上镇上,第一次去县城,第一次下馆子,第一次住宾馆,最后我竟然幸运地拿到了英语全市第一名,总分全市第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