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滥成灾的福寿螺,在成都遇到了“天敌”。成都南郊一池塘边,冯端华握紧弹弓把手,皮筋拉满,瞄准目标发射弹珠,福寿螺卵被瞬间击碎,引得水花四溅。不说百发百中,也能十拿九稳。螺卵则落入池塘,成鱼虾的美食。冯端华今年38岁,潜心练习弹弓已十余年,曾获全国弹弓竞技赛前32强,人称“华哥”。
据日本《每日新闻》9月1日报道,环境省将在3日的专家讨论会后正式宣布,多年来在鹿儿岛县奄美大岛捕食濒危物种、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的入侵物种——印度小猫鼬——被“根除”。据说,目前全球范围内尚无入侵物种在较大区域定居后仍被彻底消灭的先例。
日前,有市民反映河南南阳城区北外环带状公园内疑似出现入侵物种福寿螺的卵块卵块散布已有孵化迹象4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京宛大道与黄河大道附近的北外环带状公园,看到在百余米的浅水区域中,林立的干枯植物茎秆上,散布着一个个如指肚大小的卵块,粉红色,呈椭圆形。
红网时刻新闻10月30日讯(通讯员 陈冰清)为进一步强化对街道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进入秋冬季以来,长沙市望城区铜官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陆续开展福寿螺、水葫芦、“加拿大一枝黄花”、白蚁等专项防治行动,严防外来入侵生态“杀手”,共同守护绿色家园。
4月18日上午,武汉市2024年外来入侵物种防除行动现场启动会暨科普宣传活动在江夏区举行。作为此次活动的亮点特色,怪鱼“鳄雀鳝”、看起来明艳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卵似红色桑葚的福寿螺、巴西龟等极具代表性外来入侵物种在活动现场亮相。在进一步推动群防群控的基础上,开展了一次全民科普。
人民网北京1月3日电 (记者李栋)记者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3年,各级各部门坚持遏增量与清存量相结合,强化源头预防、综合治理、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扎实推进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取得积极进展。近年来,违法放生、丢弃外来野生动物给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带来巨大挑战。
封面新闻记者 杨博 摄影报道6月28日,2024年度成都市外来入侵物种监测工作启动及专业技术培训会在温江区召开。成都市农业农村局联合成都市农林科学院等多部门,就建立监测治理体系、加强宣传教育培训、强化科技支撑、完善保障措施等工作开展学习培训。
红网时刻新闻5月8日讯(通讯员 唐芳艳 马玲 陈先玉)5月7日,湖南省邵阳市绥宁县农业农村水利局联合李熙桥镇人民政府利用农村赶集时间,在集市宣讲外来入侵物种福寿螺的危害及防控方法,现场发放宣传手册500份,免费发放杀螺药剂100瓶,动员群众积极消灭福寿螺,保护绥宁县生态安全。
“4-9月正是‘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营养生长期,为了避免它铲除后卷土重来,这种‘回头看’还是很有必要的。”近日,闵行区检察院针对去年以来外来物种入侵情况进行“回头看”整治工作,公益检察官对身边一同参加活动的“益心为公”志愿者这样表示。
深秋时节的稻田已经收获,在贵州龙里县湾滩河镇,科研人员仍在忙碌。他们要拦截外来入侵物种福寿螺的繁殖源头,并将福寿螺的防控方法教给当地村民。福寿螺被列入首批入侵我国的16种外来物种名单,对水稻、莲藕等农作物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几场秋雨过后,气温下降,秋意渐浓。10月24日,辽宁大连有市民向本报反映称,她在旅顺口区老铁山附近游玩时,意外拍摄到几张昆虫的照片,几只酷似蝉的昆虫活跃于林间,仿佛无视了季节变换,依然保持着夏日的活力。疑惑之余,市民迅速按下快门,将这份难得的瞬间定格于镜头之中。
秋天里桂花、栾树、蒲苇、银杏、菊花……金灿灿的美景“霸屏”然而在这满目秋色中却有一群“生态杀手”肆意生长严重威胁到了生态平衡它就是臭名昭著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又名黄莺、麒麟草花形色泽亮丽曾作为观赏花卉被引进我国但因其强大的破坏性现在已被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虽然无毒但它的繁
这两天全国到处都发现鳄雀鳝,河南为逮两条鳄雀鳝花巨资抽干一湖水,然而,在某些知名网络平台还在大张旗鼓的卖鳄雀鳝,难道不应该对这些网络平台和卖家进行重罚吗?还要让这些有害的外来物种通过网络在中国肆意蔓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