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过后,寒冷骤然来袭这时候各种“取暖神器”陆续登场不过,“神器”们虽能带来温暖舒适一旦使用不当可能让人“很受伤”以下这四种“取暖招式”你用对了吗第一招暖宝宝小心烫伤使用暖宝宝是常见的冬季取暖方式。贴上一片,效果明显。不过,如果暖宝宝使用不当,可能会有健康隐患。
极目新闻记者 刘迅 王晨曦通讯员 贝兰 周宪寒冷的冬天,暖宝宝、热水袋等各种取暖神器受到市民朋友的青睐,然而,一旦使用不当,这些取暖设备可能会成为“皮肤杀手”。1月2日,武汉市民刘女士因为贴暖宝宝时间过长,意外被烫伤到医院求诊。
一到冬天,各种取暖神器就强势登场。很多人暖宝宝不离身,但它们在给大家温暖的同时,也可能带来伤害。这不,最近几天,泉州市中医院就接诊了与此相关的患者。5日一早,一位家长带着14岁的女儿,急匆匆地来到泉州市中医院就医。裤管一撩,孩子脚踝处竟有一个直径约三厘米的水泡,达到浅二度烫伤。
取暖用品温度虽然不高,但连续接触皮肤时间过长,易发生低温烫伤。近日,黑龙江哈尔滨一女子在网上购买了一双发热鞋垫,刚穿上就感觉到热意,但随后她觉得不对劲,“热得不正常”。女子脱下鞋子后,就看到一股黑烟冒出,仔细一看袜子已被烧焦,脚底也被烫得起泡。
来源:【春城晚报-开屏新闻】面对秋冬低温天气电暖炉、热水袋、暖宝宝等各种“取暖神器”开始大显身手但千万注意“神器”使用不当也会成为“凶器”近日有人用暖宝宝直接贴在身上结果一觉醒来肚皮上皮肤都被撕下来一块!
通讯员 孙峰松 徐栋近日,气温骤降,叶女士便每天都贴上“暖宝宝”来御寒,一贴就是一整天。开始还好,可过了几天肚子皮肤变红,还有刺痛感,叶女士以为是“胶布过敏”,便随手抹了点药膏就去上班了,可没一会儿就觉得皮肤烧灼一样的疼痛,她赶紧去洗手间看了一下,发现肚子上发红的位置已经起皮了。
67岁的杨阿姨在骨科检查后确诊是慢性膝关节疼痛,为了缓解疼痛,杨阿姨自行把暖宝宝贴在了关节皮肤上,直到发觉痒疼才揭除。结果皮肤先是局部出现红斑,红斑上又起了水疱,随后在皮肤科诊断为低温烫伤,暖宝宝无意间成了造成皮肤损伤的“慢性杀手”。
央广网北京12月6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进入采暖季后,随着天气日渐寒冷,各种暖宝宝、电热毯、发热器等一系列“取暖神器”出现了。这当中有拿在手里的,有贴在身上的,还有放在身旁发热的,但是使用时的不当操作,造成低温烫伤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冬季天气寒冷,不少市民喜欢使用“小太阳”“暖宝宝”等取暖,却不知这些“取暖神器”很可能带来安全隐患。 近日,昌邑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接诊了一例用“小太阳”取暖烫伤的病例。76岁的吴先生长期卧床,家人为他购买了一台小太阳取暖器。
最近气温骤降,不少人用上各种“取暖神器”——暖宝宝、热敷包、暖水袋等。但千万注意!被窝里发热的TA,使用不当也会成为“凶器”。近日,江苏盐城的周女士直接把暖宝宝贴肚皮上睡觉,醒来时感觉很烫,当她把暖宝宝揭开,皮肤被一起撕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