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首诗人抓住景物特点写春色,画面优美,格调柔和,很能引发读者的喜春之情。诗人以春日迟迟统摄全篇,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所展现的明媚春光,与泥融土湿、飞燕衔泥、日丽沙暖、静睡鸳鸯所呈现的勃勃生机,和谐统一,相映成趣,构成一幅色彩鲜明,春意盎然的诗情画意图。
这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咏春景诗。这首诗最绝妙之处在于以平常语道出平常景,却非一般人所能言,于纯写景之中,赋予了一片深情,感人至深,可谓是温柔了岁月,惊艳了时光的美丽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两句是说,两只黄鹂鸟,在翠绿的柳树间叽叽喳喳地鸣叫。
杜甫(公元712年~770年)中国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杜甫现存诗一千四百余首,大多集于《杜工部集》,《杜甫集》六十卷,《全唐诗》存其诗一九卷。杜甫的诗作“沉郁顿挫”,揭露社会矛盾于统治集团昏庸腐朽,反映人民苦难均十分深刻,有“诗史”之誉,被誉为“诗圣”。
律诗是唐代的新型诗体,唐诗的成熟是以律诗的确立与完成为标志的,而这个历史任务正是由杜甫最终完成的,杜甫以其精湛的艺术修养和惊人的艺术才能在这方面作了重大的探索和努力,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五律名篇和七律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