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肯德基部分门店收取外卖打包费受到关注,由此引发了消费者对外卖打包费标准不一、收费不透明等问题的热议。不少消费者表示在外卖平台点单时遇到“打包刺客”:“点了三个串,被收了6块钱打包费”“三个卤蛋收了三份打包费,却只有一个袋子装着”“烧烤53元打包费达到了7.
塑料餐盒回收卡在哪儿?轻触几下手机,便能叫来一份热乎乎的饭菜,但随之产生的垃圾却没那么容易解决。目前,北京外卖日均单量超200万单,每天消耗的塑料餐盒高达数百万个。今年10月底,北京开始试点规模化回收外卖餐盒。
“外卖打包费有时候真让人不知道钱花在了哪里!”今天,北京海淀某高校的大四学生李秀向记者反映,她和同学常点的一家麻辣拌店的打包费收得不明不白——“点0.01元的素菜福利,能多加一片青菜,但订单同时增加了1元的打包费,连选择口味都会再被收取1元打包费,不仔细看很容易忽视。
□ 胡立彪“18.5元的粥饼外卖,包装费就要6元”“每串烤串都单独收了打包费,但送到时发现都放在一个锡纸包里”……收取打包费是外卖行业常态,但打包费近些年却屡遭消费者诟病。近日有媒体调查发现,在实际交易中,打包费因缺乏标准、计价不合理等,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外卖餐盒正摇身一变,成为手机壳甚至一个电子产品上的配件。很久之前,外卖餐盒回收面临两头堵的难题——处在上游的餐盒缺乏售卖渠道,个人收集并售卖的动力不足;下游的回收机构因餐盒回收成本高、附加值低等原因,导致回收动力不足。
央广网北京1月3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周益帆)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如今,点外卖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不过,有消费者认为,“打包费”正成为外卖中的隐形“刺客”。有消费者反映,自己点了一份不到30元的餐品,打包费高达7元。
“18.5元的粥饼外卖,包装费就要6元”“每串烧烤都要收打包费,送到时只有一个锡纸打包起来”……近些年,收取打包费已成为外卖行业常态,但打包费却屡遭消费者诟病。(12月28日央广网) 消费者点外卖,除支付食品本身的费用外,还需额外支付打包费,这似乎无可厚非。
今年一月,“升级版限塑令”正式在全国生效,规定全国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鼓励主动使用可降解餐盒、可重复利用餐盒(具)。新规实施之后,目前餐饮外卖行业在包装与餐具上进行了哪些替换升级?记者在北京进行了探访。
近年来,动动手指点个外卖已经成为了不少人的日常生活习惯。外卖行业的井喷式发展,为大家提供便利的同时,大量的外卖垃圾也对环境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商务领域经营者使用、报告一次性塑料制品管理办法》日前实施,要求外卖平台和外卖企业定期报告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回收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