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虞某利用AI换脸技术生成并传播淫秽视频的事件震惊了社会。被换脸的对象不乏知名女明星和公众人物,其恶劣影响不仅侵犯了这些人的肖像权和名誉权,更触动了公众对于AI技术滥用的深深忧虑。虞某甚至提供所谓的“私人定制”服务,将不法行为推向了一个更加令人发指的地步。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一些不法分子开始利用“AI换脸”实施网络诈骗。南京一家人工智能技术专业团队负责人介绍,“AI换脸”几乎可一键实现。如果想要生成一个相似度较高或质量较好的模型,一般需要1分钟左右的视频,音色的模仿也仅需1分钟左右的音频素材。
事发后,也有不少人在社交媒体上发声,表示自己“被换脸了”。新浪科技发现,如今在小红书、闲鱼、B站等平台,利用AI美女视频教程吸引用户,号称“流行赛道,5天破万粉,日入四位数”的教程,成为行业灰产的温床。
在某些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门槛不断降低而触达面越来越广的当下,积极着手问题的研判与应对,研究出台有效举措划清新技术使用的边界、相关权责等,都应当快马加鞭,少一些空白、多一些规范。近来,著名小品演员、相声演员“飙英文”的视频让公众大呼震惊。
前不久,内蒙古包头警方就曾通报,有骗子利用AI换脸和拟声技术佯装熟人实施诈骗,福州市某公司法人代表郭先生10分钟内就被骗走430万元。另一起发生在安徽安庆经济开发区的案件中,诈骗分子仅使用一段9秒钟的AI换脸视频,就从受害人处骗走了245万元。这两起典型案例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头条创作挑战赛##AI换脸##教程##短视频0基础入门实操课##原创# 市面上有很多AI软件,AI换脸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图像处理技术,可以将一个人的面部特征和表情转移到另一个人的照片或视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