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锷将军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在他的一生中,他做了两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第一件就是在辛亥革命的时候,他率领新军起义推翻了清政府在云南的统治,第二件事情就是反对袁世凯称帝,一心要维护民主共和,他又一次带领护国军起义,推翻了袁世凯的统治,因此在历史上,蔡锷将军也有一个伟大的称号,叫“护国军神”。
在湖南省洞口县水东镇杨湾村,一块看似普通的石碑,静静地矗立在田野之间,它朴实无华,历经风雨侵蚀,碑文已有些模糊不清,就是这样一块不起眼的石碑,却在2001年它的意外出土后,在平静的历史长河中掀起了惊涛骇浪,将一段尘封已久的历史公案推向了风口浪尖,这块石碑,就是“蔡锷分路碑”,而它所牵动的,正是关于民国风云人物蔡锷将军的出生地之谜。
从《蔡锷故乡访逸录》到《马少侨与杨相贤的师生情结》说明了问题。前不久,与某位自称是“松坡学子”的人在微博上争论了关于“蔡锷出生地”的一些问题,无奈之下,他“提醒”我,要去好好读读马少侨先生的《蔡锷故乡访逸录》一文,然后彼此鸣金收兵,各自散去。
他为“蔡锷出生地在洞口”正名!不愧是洞口好邻居、魏源好同乡、邵阳好良心编者按我第一次闻听“刘伟顺”这个名字,是他和黄慧湘先生合撰的《蔡锷出生地补正》(全文见链接后部分)学术论文里面。后来进一步了解到,他还撰写了《再谈蔡锷出生地问题》(全文见附件)的学术论文。
最近,翻阅《吕振羽全集》之《回忆录》时,看到《回忆蔡锷事迹的零片情况》一文。十分惊喜,就通读再三,在吕老一千多字的“零片”里面,发现了几个关于蔡锷的重要讯息,对我们今天研究“蔡锷出生地”问题很有帮助和启发。
小时候看过王心刚、张瑜演绎的蔡锷、小凤仙从拔剑四顾、知音难觅的怅惘,到灯火阑珊、高山流水的影片《知音》,曾拨动过无数观众的心弦。岳麓山在这一天举行了中国走向共和之后的第一场国葬,成为第一个国葬礼遇的人,正是著名的护国将军蔡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