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夜幕降临时分,华南国家植物园的草丛中亮起点点“星光”,成片的萤火虫点亮了独属于夏日的浪漫。萤火虫对生活环境的要求非常苛刻,对农药、光污染、水体污染、空气污染都极为敏感,所以被称为“环境指示剂”。
“以前人工手动清洗路面,费事又费力,现在省力多了。”7月30日上午,环卫工人孔师傅手持高压打磨机,在广州市海珠区琶洲路面进行清扫,机器所过之处,路面脏污迅速被清洗干净。这是海珠区精细化保洁的一个缩影。海珠区已构建起以机械为主、人工为辅的新环卫作业模式。
2024年底,广州这座活力四射的南国花城,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级地标广场——广州塔广场,该广场的盛大开业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往“打卡”。广州塔广场的设计理念延续广州塔“小蛮腰”曲线造型与珠江水元素,融入岭南园林特色;二楼映塔水池复刻“小蛮腰”形象,呈现“水上塔影”景观。
读懂广州 第一一六期从解放北路与机场路交会处出发,一路向南,经过大北立交,走过越秀公园、南越文王墓、广东迎宾馆……走过解放桥,到达同庆路,这一条全长约5公里的道路就是广州的解放路。在中国,几乎每座城市都有一条“解放路”。
70年代的“老广州”,居然是这个样子当我们提到“一线城市”时,首先会在脑海中闪现:北京、上海、广州,也就是人们俗称的“北上广”。尽管如今,广州的经济水平已经被深圳、重庆超越,位居全国第5名。但如果全面考虑教育、文化、医疗、交通,广州的综合实力仍然是全国第三名!
广州昔日的“西伯利亚”,很多老广一辈子也没有去过,现在摇身变成花园城区,高颜值让人刮目相看,发展速度不输深圳。过去提及“九佛”,不少老广也是一脸茫然。现在谈及“中新知识城”,一时间恍然大悟,发出“哦”的一声。
清朝末年,繁华热闹的广州街头,突然出现一个身材高大、金发碧眼的外国人。他带着相机,走遍了广州的每个角落。这个外国人,就是英国著名摄影师约翰·汤姆逊(1837-1921年)。广州的繁华和独特的城市建筑以及人文风貌,深深地震撼到了他。
白鹅潭畔,“文化巨轮”起航;侨乡古村,荔枝挂果飘香……5月16日至17日,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主办的“2024年海外华媒看广东高质量发展”采风活动组织来自五大洲的华文媒体代表走进广州,在珠江岸边、村落公园共同感受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另一面——文化勃兴、绿韵正浓,最是宜业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