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一打听,如果不享受补贴,预约服务人员上门一次100元,上下楼各算一次,节假日还要翻倍。不少老人通过解放日报·上观新闻留言板表达了他们的担心:如果完全按照市场价使用,老年人在支付上显然存在难度,可全靠政府投入又不现实,如何寻找两者之间的平衡?
爬楼机服务突然不免费了,汪女士不得不自费购买服务,按照市场价一次130元,上下楼一个来回260元。近日,上海这名残疾人因无法享受免费“爬楼机”服务引发关注。据媒体报道,家住徐汇区的汪女士患有脊髓性肌萎缩症,四肢几乎无法动弹,被认定为肢体1级残疾。
最近红庙物业社区服务中心的“爬楼机”火了众多老人纷纷对它竖起大拇指夸赞不断年纪大了,腿脚不好,老旧小区又没有电梯,每次上下楼都要花好长的时间,不出门走走在家里又闷得慌。有了爬楼机,我想下楼的时候就跟物业说一下,他们就带着机器上门了!
71岁的老李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扶着爱人陈萍从4楼的家门口出发,在楼梯口站定:前方将有64级台阶,每一级20厘米高,8处转弯通道——上海老公房最常见的楼梯设计。一个快递员走一趟可能耗时仅1分钟,但老李夫妻足足要花半个小时。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魏婧 美编 杨盼对失能、半失能老人来说,几步台阶,就将他们与外面的世界阻隔。听鸟语闻花香,看病开药都成了难事。一个新名词——“悬空老人”,道尽居住在高楼层行动不便老人们的苦恼。努力为这类人群解决上下楼难题,可以大幅提升老人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为满足行动受限的居民和老人便捷上下楼的需求,这些年,爬楼机应运而生。精巧的设计让爬楼机帮助“悬空”群体在上下楼时享受“稳稳的幸福”。相比于老公房加装电梯的流程和时间,爬楼机能帮助更多居民尽快实现“上下楼自由”。在老龄化程度逐渐加大的市中心,“悬空老人”一直是民生服务的痛点和难点。
近日,河北一小伙毕业研发出爬楼机,残疾人福利。视频看来该机器带一人重量爬楼很稳,不知道以后会不会量产,如果能够量产肯定是身体不健全人士的福利了。这启发了我, 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顶着各种压力还要努力去生活,毕竟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