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路街道杨宅居民区有一位98岁的胡慧芳阿婆,被街坊邻居们亲切地称为“鞋垫奶奶”。之所以有这个“称号”,是源于她20年来一直在坚持的一件事。日前,胡奶奶 将自己一针一线亲手制作的245双鞋垫、150副手套和33副护膝,通过公益组织捐赠给了贫困地区儿童和新华路街道的困难群体。
来源:掌上乌鲁木齐/乌鲁木齐晚报这两天,在米东区卡子湾街道卡子湾社区,94岁的田秀英和83岁的贾秀英自发干了同一件事——为社区的“大白”们绣鞋垫。 8月18日一早,中国移动乌鲁木齐市分公司驻卡子湾社区工作队队员孙宁收到了田秀英老人绣的3双鞋垫。
来源:【西安日报】下午和煦的暖阳洒进简朴整洁的卧室里,一台老式缝纫机静静地立在窗边,旁边小桌上,摆满了多彩的各类针线、剪刀工具,微风轻拂,空气中细碎的毛絮丝线轻轻舞动。杨奶奶弯着腰,细针在她手中像乖巧的游鱼,穿梭之间,娟秀舒展的“平安”二字便留在裁剪精美的棉布鞋垫上。
11月20日一大早,一位两颊爬满皱纹、一头银霜的老人手里紧紧揣着一个花色布袋,早早来到平顶山高新区皇台街道任庄村党群服务中心,将亲手绣的5双鞋垫送到村里的工作人员手中。“你们这些娃娃整天为老百姓忙忙碌碌,无论刮风下雪,我都能在村里看见你们,心里特别踏实。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徐东坡实习生 田春雨 通讯员 马春歌3月11日,河南省西峡县役前教育训练基地,100多名“准新兵”每人收到一双手工鞋垫,这是该县王笑娟老人历时半年精心缝制出来的。至今,王笑娟为新兵赠送鞋垫已坚持了十个年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