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的这一周,北京市房山区发布了多次不同级别的降雨预警,全区各级防汛抢险队超两万人在岗备勤,经历过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京西南的村庄在防汛这件事上多了十二分警惕。7月31日,北京市房山区十渡镇没有下雨,几朵积云挂在山边,预示着天气的晴朗。
近日,《北京市房山区十渡镇国土空间规划》草案在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网站公示。十渡位于房山区西南,自然风景独特,被誉为“北方小桂林”,不仅是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好去处,也是地质学、地貌学、环境生态学等多学科的科学考察、科普教育基地。
“团结一心 众志成城 自强不息 重建家园”,8月27日,北京市房山区灾后重建项目全面开工誓师大会召开,背景板上的标语振奋人心。 7月29日至8月2日,房山区出现极端强降雨天气,全域受灾,受灾群众90.53万人。一个月过去了,记者探访发现,各项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正有序进行。
房山区十渡镇九渡村的一个施工工地里,59岁的韩庭金正在打扫卫生。三个月前的那场洪水,让曾经声名远扬的房山十渡旅游景区受了灾,韩庭金在景区的工作被迫按下了暂停键。但她没想到,往年冬闲的日子,今年却忙活起来,在家门口找了一份工作。“每天在工地上帮忙,一天能挣180块钱补贴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