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在二战中,日本为何不自量力偷袭美国珍珠港?很多人都说,是因为美国切断了对日本的石油供给,因此日本为了继续扩张,只能和美国撕破脸,并为了增加胜算而先选择下手为强。但事实并非如此!
在俄与乌之间的冲突中,俄军虽然没有迅速完成原本的预定目标,但还是处于占据优势,更在西方的各种制/裁下,将“一手烂牌打成了王炸”,让欧洲吃尽了苦头,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便是能源,主要体现在天然气和石油上,这也是多次战争的焦点,在二战时代也是如此。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英法美便曾因为石油禁运直接逼反了德意日,给二战带去了巨大的影响。二战爆发前,世界已然进入了石油时代,石油是工业、经济等领域的重要支柱,不管是在工业产能方面,还是各类交通运输,石油都是不可或缺的。
二战过程中,美国对于盟国提供了相当多的援助,尤其是当时的英国,一直到战后重建,都是美国补血“奶”过来的,不过,实际上,并非只有盟国受到了美国的“实惠”,实际上美国和战争的双方都有生意可做,尤其是日本,即便日本已经对中国发动了战争,美国对于日本的贸易支持仍旧没有停止。
1939年,美国的石油产量是1.7亿吨,位列世界第一;苏联石油产量是0.3亿吨,也排在世界前列;印尼石油产量是0.08亿吨!为什么单单说这三个国家的石油生产量呢?因为这三个石油产地都和日本石油进口有很重要的关系!
相信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大家印象最深刻的肯定是这场空前绝后的战争规模对人类世界造成的巨大伤害,但随着原子弹与氢弹这等“终极大杀器”的出现,在绝对力量的震慑下,核威慑居然维持了世界的和平,使世界处于一种“核平衡”状态。
文/麒阁史观编辑/麒阁史观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1959年,一个惊天的消息传来了,中国东北地区发现了国内第一口大油田—大庆油田。它的出现,改变了中国长期以来被冠以“贫油”帽子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