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人民网日喀则1月19日电 每逢佳节倍思亲。快过年了,思乡的情浓了,远行的人儿期待依偎故乡。作为戍守边疆的移民管理警察,既具万丈忠诚、家国情怀,也有铁汉柔情、儿女情长,何尝不想与家人团聚,畅叙幽情,品味团圆。
什么也不说,祖国知道我——安居在承德的志愿军老兵这样说电影《长津湖》在我翻开美国人大卫·哈伯斯塔姆写的《最寒冷的战争——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时,微信里收到了我的邻居——居住在承德的志愿军老兵白传桃的短文《什么也不说》。
今天是12月22日,农历十一月十九,星期三。歌曲《什么也不说》送给大家。这是新中国领导人的第一次出访,专列从北京到莫斯科行驶了十天,其中还包括一车皮江西蜜橘、一车皮山东大葱等特产,作为给斯大林的70岁生日贺礼。
党徽大叔,由于是新疆少数民族,他的名字很长,看了无数次我仍然无法记住。或许是因为汉话说得不好,或许是因为本来就不善言辞,他只用他那只沾满泥土的手捏住衣服将上面的党徽展示在众人面前。什么也不说,祖国知道我。
一棵小草,怎样实现自己的价值?戍边20多年,我认为戍好边、守好国,为村寨多办实事,就是在实现人生价值。1998年夏天,特大洪水席卷国内多地。解放军战士背着沙包奋战在抗洪前线,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义无反顾,甚至跳入水中筑成人墙……那种舍生忘死、勇往直前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
从橄榄绿到藏青蓝,从热血新兵再到移民警察,今年是民警许庆杰驻守边疆的第13个年头,和许多来自四面八方的守边人一样,从2000多公里外的孔孟之乡来到祖国的西南边陲,为的是年轻时的那一腔热血、那一份热爱、那一抹橄榄绿,又和许多守边人不一样,他没有选择就地组建家庭,而是成家在山东,从此又开始了父母、妻子以及自己三地分居的生活,转改成为一名移民警察,为的是那一份责任、那一份担当、那一抹藏青蓝。
新华社北京2月10日电 题:边关明月照万家新华社记者任沁沁大年三十的第一缕阳光洒在祖国大地上,家家户户开始忙碌起来,贴春联、办年货、备年夜饭。在边境小城、海疆北端、雪域高原,有一群忙碌的身影,守护着人民安心过年。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五四运动105周年。我们党将5月4日定为青年节,就是要更好激励广大青年传承五四精神,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汇聚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原标题:万里边海防线上的“无名哨所”:同样守护着祖国版图的完整。透过哨所窗户,看着飞掠的流云,嘶吼的风声,一位老兵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干脆穿上衣服坐到屋檐下,在手机上打出一行字:“希望明天是个好天气,不要影响我们巡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