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丨宋佳音俗话说,年过30不学艺。不过在密云区穆家峪镇阁老峪村,一位老太太70多岁才拾起针线,年过80仍做得一手好针线活儿,在当地传为美谈。老人名叫梁金荣,今年84岁。昨天,在阁老峪村的新民居里,梁金荣把自己的刺绣活计摆了一大桌,花花绿绿、五彩斑斓,看得人应接不暇。
“这幅作品最有故事了,你们看这个花瓣我当时拆了三次才绣好……”日前,在武侯区新生路社区居民综合服务中心举行的蜀绣技艺社居民作品展中,83岁吴兴敏婆婆的《开到荼蘼》、《花开牡丹》等蜀绣作品吸引了居民朋友的注意,作品中栩栩如生的花鸟,精细的针脚让人感叹:“完全没想到居然是80多岁的婆
潇湘晨报记者 袁树勋 邵阳报道阳利春76岁了,依旧手脚麻利,谈吐清晰。大部分闲暇时间里,她都窝在狭小的阳台上,穿针走线。她住在邵阳市绥宁县城。正月初六这天,家里来了几拨访客,亲戚、徒弟和慕名而来的陌生人。阳利春性格外向,乐于和访客分享自己的作品。
12010年,在第二届中国浙江美术精品博览会上,出现了这样一幅刺绣作品。这是一幅精美的杭绣,名叫《观经图》这幅《观经图》高184厘米,宽167厘米,用的是正反双面绣的技法。正面一共有532个人物,缝制的是佛祖讲经与众生,众人认真聆听的场景。
一双双俏皮可爱的虎头鞋,一顶顶五颜六色的莲花帽,一件件浓浓风俗的马甲,这些都是71岁宁强老人何翠兰的作品,3月13日,何翠兰介绍,自她20岁起,就开始做这些手工刺绣,儿子女儿以及孙子孙女幼时的鞋、帽、棉袄棉裤等,都出自她手。
贴布绣手工抱枕、滚针绣布艺茶席、轮廓绣精美挂饰……3月22日,走进位于德城区堤岭家园附近的瑜芳阁布艺工作室,各式各样的传统手缝针制品琳琅满目。该项技艺的传承人王晓瑜正在为几名新来的绣娘讲解制作过程,“一件手缝针制品需要经过选布、裁布、画图、绣制、缝合等多个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