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结节并不是一个具体的疾病,而是一类疾病的统称,用通俗易懂的话讲就是:在做检查时发现肝脏上有一个东西,这个东西本不属于肝脏,它是后来生长的肿物,它有可能是良性增生或肿瘤,也有可能是恶性的肝癌或者转移瘤,他们统称为肝脏结节。
从中医上讲结节,以及囊肿这些实质性的东西,其实是因为痰浊和瘀血相互搏结在一起形成的病理产物,但是在痰瘀互结之前,也就是这些实质性的产物之前,我们身体上一般是会经历了一些其他的变化,而如果这个时候,我们有办法进行干预的话,那实际上就可以阻止身体长结节这种现象,那什么情况才会长结节呢?
在普外科或者消化内科门诊,经常会有患者拿着检查报告单紧张地来问医生:“检查报告上写的这个肝脏结节是什么呢?肝脏上面长了东西,会不会是癌啊?”看到“肝结节”这几个字,大多数患者和家属都会感到不安和恐惧。肝结节到底是什么,它是不是“癌症”?
之前门诊来了一位患者,检查出肝结节,而且她还有口苦,下身困重,大便稀糖的情况。详细了解情况后,辨证为肝郁脾虚,痰热互结,瘀血内生,于是我用胆南星、赤芍、生山橙、石见穿、浙贝母、黄柏、意故仁、黄苓等中药帮她调理。
身体毫无感觉,一查体却发现肝脏上发现了小肿块?大夫说这是肝结节。肝脏血管瘤、肝囊肿、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肝硬化结节、早期肝癌,都被称为肝结节。你知道怎么分辨,又该怎么应对吗?临床上大部分的肝结节都是良性的。但的确有肝癌发生的可能性,其中有乙肝、丙肝等慢性肝炎的患者是肝癌高发人群。
我国被称为肝病大国,肝癌患者的数量占到了世界的一半,并且肝病患者人数已经超过4亿,这么看来肝病大国的帽子名副其实。肝结节是肝脏组织出现的一种病变,代表肝脏纤维化的标志之一,而肝结节的产生除了病毒和基因的原因外,它通常与人平常的饮食和行为习惯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