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缕蜜糖,如琥珀般晶莹剔透,顺着勺子的边缘垂直而下,落在如镜面般平整的金属板上。勺似笔、糖如墨,市级非遗项目糖画(路北)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胡浩燕凝神运腕,一只散发着阵阵甜意的糖画“兔子”顷刻间跃然于金属板上,栩栩如生。
【来源:扬州网_扬州民生】扬州网讯 (通讯员 杜婉欣 记者 史盼盼) 体验非遗之美,感受传承魅力。日前,一位身穿古装的非遗工匠空降建隆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通过现场展示龙须糖制作技艺,让非遗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蛇年到来,陆海青现场绘制了一只糖画小蛇。 □本报记者韦莎妮娜 文/摄 过大年,怎么能少得了甜丝丝的糖呢?从古至今,糖一直是人们春节餐桌上的“座上宾”。拔丝的麦芽糖、馥郁的桂花糖、香脆的芝麻糖、入口即化的龙须糖……可以说,过年要是没了各色糖点,就少了许多滋味。
岁末将至,新春待启。马上就要过年了,杭州西湖景区一年一度的新春活动季也正式开启。景区内的公园景点、博物馆将陆续推出各种各样有意思有玩头的新年主题活动,邀请市民游客走进景区,体验传统民俗活动、感受美好新春氛围,欢天喜地过大年。
△图片来源:悉尼南城乔治河市区政府当地时间19日傍晚,澳大利亚悉尼南城乔治河市区的人们准备了中国春节必备的蒸饺、锅贴、龙须糖、素食中餐等小吃等体现本地多样文化的美食。中国美食吸引了很多华人华侨及当地其他居民的热情参与。
新华社香港4月27日电(记者淡然)“凡每月供银壹拾五元,供满十二个月,可得上刻之饼”——这是香港“西豪茶楼”1979年月饼价目表上所写的文字。如今,这张泛黄的价目表躺在“香港饮食文化”展览的橱窗里,唤起老一辈香港人的回忆。
“二十三,糖瓜粘……”1月11日,农历腊月二十,小年将近,在长子县常张乡陈家峪村麻糖作坊内,飘出阵阵焦甜的香味,这里又迎来了一年中最繁忙的时刻。“还有货吗?我想再进点麻糖。”一大早,作坊负责人崔秋堂就接到客户要货电话,“明天过来吧,今晚工人们加班加点生产。
邵阳日报·云邵阳客户端记者 何雅丹“这是我熬了一天一夜的麦芽糖,已经开始浓稠变色。”8月7日,在邵阳县塘田市镇沿滩村的湖南纯谷传统工艺糖业有限公司,麦芽糖制作技艺市级传承人陈带连向记者介绍。陈带连是麦芽糖制作技艺的第五代传承人,师从其父亲陈长保。
文采潮流,融湾共生。11月5日,全国文采会“东莞站”——2023粤港澳大湾区公共文化和旅游产品(东莞)采购会(以下简称“湾区文采会”)圆满落幕。近千家参会主体携手共赢、展出产品超1.6万个、意向成交金额超过4310万元、线下人流量超过46万人次、现场消费额近700万。
获得甜味的方法其实有很多种,有一种糖,它到今天仍然日常,它不是来自蜂蜜、甘蔗或甜菜这些经典糖源,也不是来自糖枫树,桦树、龙舌兰这类小众糖源,它来自我们最日常的粮食,它的身世古老,且美味可口,至今仍在各地传统美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就是麦芽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