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讯(记者 李典晴 实习生 邢梦圆)在古都西安,随着汉服文化的日益普及,来西安旅游的游客们纷纷选择穿上汉服,漫步于古城之中,体验一把古人的风雅生活。近期,汉巴士旅游文化有限公司推出了一列集拍摄、妆造、观光于一体的定制公交——“汉巴士”,为游客们的古城之旅增添了无限乐趣。
4月23日,幻唐·幻裳汉服城的抖音直播间里,汉服妆造师向观众展示着不同款式的汉服所代表的意义,和妆造完成后的效果,随着一个个团购订单的上线,直播间里一片抢单的热烈氛围。还有曾经的顾客回来继续好评,“之前拍摄过,小姐姐化妆很细心,拍摄效果特别好,很满意。
新华社西安5月14日电(记者孙正好)西安是中国十三朝古都,也是目前沉浸式汉服体验的热门城市。近日,由陕西省服装行业协会授牌,在西安成立了陕西省汉服交易中心,这里集汉服研发、生产、配送、展示、销售、回收灭菌等于一体,将为商家和汉服爱好者提供“一站式”文旅新体验。
中新网西安1月22日电 题:西安汉服馆老板的“灵蛇小财神”作者 张远 杨淇越22日是农历小年,在位于西安市阳明国际大厦的一处汉服馆内,老板贠维拿出一套有蛇年元素的汉服向中新网记者展示:“这叫‘灵蛇小财神’,年前特别受欢迎,很多顾客都预定了。”图为顾客在店内体验汉服造型。
如今,在西安的街头,不时能看到着古装造型的人们,他们的服装和妆造风格迥异,古风韵味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近几年,汉服妆造行业迅速发展,也吸引了不少年轻人投身其中,95后贠维便是其中的一位。福建母女游客选择了唐风妆造贠维的汉服妆造工作室位于西安市小寨阳明国际大厦,她是老板兼造型师。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诗人贺铸在《绿罗裙·东风柳陌长》中,描绘了女孩的裙装,宛若芳草般清脆,让人只觉生机盎然。跨越历史,在盛唐光辉闪动的西安,属于汉服的文化从未消逝,反而越发灿烂。从地铁上的惊鸿一瞥,再到日常生活中的处处可见,汉服仿佛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并成为越发重要的服饰。
国庆黄金周期间,大唐西市博物馆“唐人雅事”系列活动全新升级,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盛唐文化魅力”。游客在这里,曾经的国际贸易中心唐长安西市遗址之上,不仅能零距离领略丝路文化,身临其境感受盛唐商业的繁荣胜景,也能有一个难忘的唐人穿越之旅。
小寨银泰城吸引了很多二次元爱好者专程前往“打卡” 记者 刘骁华 摄“今天,你‘吃谷’了吗?”“今年暑假要去漫展‘扩列’!”……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吃谷”“扩列”这些二次元爱好者“专有名词”挣脱了小众标签,闯入大众的视野。
参观古迹、体验非遗越来越多的游客热衷探索传统文化与地域特色这种名为“新中式”的打卡方式一跃成为旅游界的“顶流”这也反映出中华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如果用“新中式”审美“穿越”西安又会有怎样的浪漫体验呢?穿汉服@马驰总要来西安穿一次汉服吧!
近年来,汉服文化备受青睐、频频出圈,作为西北区域品牌服装商贸集散中心,新城区紧抓汉服产业的发展契机,以板块发力统筹全区发展,在成功落地了西北首家汉服交易中心之后,又相续引进雅尔艾汉服、漢唐迎·漢服体验中心、汉霓唐裳汉服体验馆、西安新影社等汉服产业相关企业在大明宫、城墙景区、永兴坊周边落地,进一步强化了新城汉服产业发展的突出优势。
来源:【西安日报】近日,有消费者向记者反映,自己在做汉服妆造时察觉商家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网络直播。当消费者问“你怎么未经我允许进行直播?”时,商家转移话题,对“偷播”行为避而不谈。记者通过走访发现,消费者在汉服店妆造时“被直播”的情况确实多有发生。
敦煌的“异域公主”、平遥古城的“晋商少奶奶”、邯郸的“战国袍美人”、西双版纳的“傣族姑娘”……古代服饰配上相应的妆造,在古风气息浓郁的景点“变身”打卡,这种沉浸式的旅游方式体验感满满,尤其受到年轻游客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