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未成年人氪金打赏能全额退还吗?律师:部分情况应补偿平台方东方网记者刘理、卫宜斐3月11日报道: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明确:“8周岁以上未成年人在司法实践中涉及到的网络打赏、网络游戏的纠纷,在未得到法定代理人追认的情况下,其行为应当是无效的。
谈到未成年人参与网络打赏产生大额费用的问题时,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二级大法官刘贵祥表示,司法实践中涉及到的网络打赏、网络游戏的纠纷,多数是限制行为能力人,家长请求网络公司退还已经支付出去付的相应费用,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对于这样的行为,《民法典》也有相关规定,其中8周岁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年龄节点。丰来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宏伟:根据民法典及相关法律的规定,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实施的打赏、游戏充值行为系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其监护人可以要求直播平台、游戏平台退换打赏、充值的款项。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5月19日,最高法出台新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未经其监护人同意,参与网络付费游戏或者网络直播平台“打赏”等方式支出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款项,监护人请求网络服务提供者返还该款项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近年来,未成年人用父母的手机给主播打赏的情况屡见不鲜。那么,只要以“未成年人打赏”为由向平台申请退款,都可以挽回损失吗?【案件回顾】10岁的小州偷偷登录母亲的短视频账号看直播,并充值了近2万元给主播们“刷礼物”。
来源:环球网 案例背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消费者的娱乐偏好显著转变,简单、快捷的娱乐方式更容易吸引消费者的兴趣。直播行业成为这一趋势的主要受益者,为内容创作者,通常被称为“主播”或“自媒体人”,提供了一个与观众实时互动的平台。
网络直播日益火爆给主播打赏也已稀松平常近日单身的小李给女主播刷礼物后互加微信随着聊天的深入小李认为他和主播已是男女朋友还以男朋友的身份打赏主播一个多月后当他发现主播还有其他男朋友后感觉自己被骗想要将打赏主播的钱拿回这钱还能拿回来吗?
记者|于浩在2022年3·15晚会上,央视对聚享互娱、沈阳亿泰等等直播间运营团队欺骗粉丝钱财和感情的行为进行曝光。近年来,随着网络直播平台的越发普及,“全民直播”的热潮开始兴起,但也随之暴露出包含欺诈、敛财在内的问题。
目前电影票退改签主要由影院方决定,因此不同地区、不同场次、不同影片的退改签都可能存在差异。消费者购买电影票后,在电影放映前因为各方面原因需要退票或者改签,而影院和平台不允许退改签,或者设置过高门槛造成事实上难以退改签,无疑将会造成消费者的财产损失,可能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财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