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8点11分“博士乘组”结束五个月的太空出差搭乘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顺利返回东风着陆场神舟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3个舱段组成其中返回舱是搭载航天员返回地面的舱段因此备受关注它的制造工序十分精细、严谨可以用“铣”“卷”“吹”“缝”“热”“穿”这6个字来概括返回舱舱门如
10月31日8点11分 “博士乘组”结束五个月的太空出差 搭乘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顺利返回东风着陆场 神舟飞船 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3个舱段组成 其中返回舱是搭载航天员返回地面的舱段 因此备受关注 它的制造工序十分精细、严谨 可以用“铣”“卷”“吹”“缝”“热”“穿” 这6个字
11月29日23点08分,神舟十五号成功发射,由费俊龙领衔的神舟十五航天乘组于次日7时33分与由陈冬领衔的神舟十四航天乘组会师成功,这真的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不仅仅是六人同在的人数问题,更是空间站长期驻人的开始。
青少年参观“神十四”返回舱实物。 神舟十四号返回舱实物来厦门了。作为厦门市科技创新大会配套活动之一,3月29日,“两岸携行 共望星空”航天科普展在诚毅科技探索中心开幕,带来神舟十四号返回舱实物等珍稀展品。
来源:中国新闻网 4月3日,福建厦门,民众在诚毅科技探索中心观看神舟十四号返回舱实物。日前,“两岸携行·共望星空”航天科普展在厦门开展,神舟十四号返回舱实物在本次航天科普展上完成全国首次展出。4月3日,福建厦门,神舟十四号返回舱实物刻着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的名字。
央视网消息:神舟飞船回收着陆分系统主任设计师贾贺说:“不像运载火箭发射上去就可以庆功了,我们分系统只有到最后返回的时候才知道我们的工作程序、性能、功能是不是能满足要求,相当于我们的答卷一直到最后一刻航天员返回的时候才交出来。”
跟随内蒙古日报社记者的镜头 我们看了到返回舱 返回舱又称座舱 它是航天员的“驾驶室” 它的每一次成功飞行 都是中国航天史上的 重要里程碑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二号” 再到等候在东风航天城 即将出征的“神舟十三号” 都是举国关注、举世瞩目 不言而喻 载人
红网时刻记者 何青 张兴莎 摄影 张必闻 北京报道12月18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神舟实业汽车运输服务中心总调度宫振龙带领伙伴们,有条不紊给神舟十号返回舱“穿上迷彩服”。穿戴整理后,宫振龙等人将带着“神十”返回舱前往湖南韶山。迷彩服下,神舟十号返回舱长啥样?
封面新闻记者 张峥 边雪北京时间2023年10月31日8时过,红白条纹的巨大“保护伞”拽着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保护我国三位航天员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这块由特殊布料缝制成的降落伞,可以覆盖3个篮球场;别看它体积小,但是一根细细的伞绳居然能承重数百公斤!
神州14号已经在轨飞行半年的时间了,前几天他们还跟神州15号的三位成员在太空会合,如今,神舟15号的三位航天员,也要在轨飞行6个月,神舟14号的成员已经于12月4日20点09分回到地球了,三位成员刘洋、陈冬、蔡旭哲也于12月5日到达了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