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商丘日报-商丘网】12月9日,本报以《牺牲84年后 虞城籍抗战老兵即将踏上“回家”路》为题,报道了王文远的故事12月16日,陈进保和家人为王文远立了新的墓碑 本报融媒体记者 戚丹青 摄12月16日上午,虞城县张集镇高堂寺村沉浸在一片庄重而感人的氛围中。
“古人说:‘近乡情怯’既感觉熟悉,又感觉陌生就是我心情的写照”返回台湾前夜唐藩松老人亲手写下回乡探亲感言家乡的景观风物,已与82年前大相径庭看着越来越好的家乡他亲手写下深刻思念“游览童年时期的故地风情看到乡土建设皆面目一新,远非昔可比人民生活环境,也有极大的改善和进步感觉非常欣慰
来源:新华社“古人说‘近乡情怯’,既感觉熟悉,又感觉陌生,就是我心情的写照。”返回台湾前夜,唐藩松老人亲手写下回乡探亲感言。家乡的景观风物,已与82年前大相径庭。看着越来越好的家乡,他亲手写下深刻思念:“游览童年时期的故地风情,看到乡土建设皆面目一新,远非昔可比。
中新网宁波2月4日电(记者 林波)“从宁波到鹰潭,三个多小时就能到老家,高铁拉近了我们回家的距离。”2月4日,看着车窗外飞驰而过的高楼、农田等场景,“百岁老兵”江春太踏上了春节回家路。江春太和家人踏上回家的列车。
红网时刻新闻5月10日讯(通讯员 桂小成 伍艳阳)“感谢你们帮我们找到了从未谋面的亲人,圆了我父亲67年的‘遗愿’。真的是太感谢了,辛苦你们了!”安徽省潜山市抗战老兵罗东生儿子罗永鹏在听到寻亲成功的消息后激动地对祁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工作人员说道。
苏小班2024年1月,天气异常的寒冷。我看姥爷的车子慢慢地停在路边,可他离家整九年,那房子说什么都要收拾一下。我走下车来,四面八方的冷气瞬间把我包围,顺着脖子、袖口,慢慢侵袭我的身体。清晨的村庄静悄悄的,鸭蛋黄般的太阳刚从树林后露出脸。
抗战尾声下的征兵令1944年,在陕西汉台区铺镇西街,村里的大鼓敲响了,村长拿着一纸征兵令站在镇中心,大声宣读:“五丁抽二、三丁抽一”。马正方和村里的其他青年男子聚集在一起,听着这个会改变他们命运的通知。马正方作为家中的长兄,他的父亲已故,留下母亲和两个年幼的弟弟需要照顾。
中新社绍兴5月23日电 题:老兵“回家”之路 两岸团圆归途作者 郭其钰5月23日,在浙江绍兴举行的2024中国·绍兴(上虞)孝文化活动周上,同时获评“2024新时代孝德人物”的刘德文和孙春龙在舞台上相拥。这是跨越海峡、两岸同心的拥抱,亦是中华儿女心手相连的孝心孝行。
大皖新闻讯 7年前,92岁的台湾老兵汪春发寻亲成功,时隔75年再度回到故土黄山市歙县深渡镇绵潭村。今年8月10日,汪春发在台湾省台南市一医院内离世,8月26日,汪先生的骨灰在台湾志愿者的护送下回归故乡。
老兵刘琪的亲属在机场接老兵“回家”。 受访者供图 老兵刘琪给家人的书信。 受访者供图 21年间,台湾“里长”刘德文背了200多位亡故老兵的骨灰,渡过海峡,归根故土。5月27日,亡故老兵刘琪和邓功铨的骨灰盒在他的护送下回到大陆。
前言2018年10月18日,92岁的台湾老兵萧家福,回到了因战乱阔别72年的重庆老家。老爷子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圆梦,看一眼自己思念已久的故土,祭拜已经故去的父母。就在老人的女儿搀扶着他下飞机的时候,却突然大怒道:“这不还是台北吗,你们骗我干啥子?
一个时间跨度长达81年的故事迎来结局——湖南张家界慈利县垭门关“九人坟”中,牺牲的M008号无名战士遗骸样本,在今年4月,确认为台州市路桥区金清镇前尚家村人尚明富。垭门关是1943年抗日战争常德会战中慈利阻击战的重要战场之一。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徐东坡 通讯员 薛召升“子弹在身边嗖嗖地飞,我和战友忙慌着给战友包扎,只想留住受伤战士的命……”7月5日,在太康县城关镇建南社区,记者见到马可岩老人时,他正坐在院子的树荫下看一本泛黄的历史书,说起当年抗日战场上的情形,不禁有些情绪激动。
7月29日,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彝族自治县民政和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姜溪东老人通过视频连线见到了远在山东的亲人,老人激动不已。姜溪东老人今年97岁了,祖籍在山东烟台,18岁加入八路军,20岁入党,参加过辽沈、平津战役等大小战役近百次。
合肥机场安检人员向抗日英雄敬礼,94岁儿子率数十亲人跪地迎接父亲遗骸。他告诉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合肥新桥机场获知此事高度重视,专门安排了贵宾通道,4月30日上午,当他们怀抱遗骸通过安检时,全体安检人员突然齐刷刷举手敬礼,这让他非常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