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初创公司里面,Snapchat绝对算得上出类拔萃。它有一个年少得志的CEO,爆炸式的用户增长,还“婉拒”过Facebook的巨额收购。最近Snapchat获得了一笔2000万美元的融资,估值是达100亿美元。而截至目前,Snapchat的收入则是——0!
纳斯达克上市公司Criteo是一家总部位于法国的全球广告科技公司,2005年在巴黎成立。该公司的核心业务是重定向广告(retargeting),帮助客户在全球130多个国家对目标消费者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广告展示,合作伙伴包括实时竞价平台、广告发布商以及大规模的电商零售公司。
“阅后即焚”的社交应用 Snapchat 上周五宣布,将在应用内开始插入广告。这则广告出现在美国用户的“最新动态”里,而不是出现在用户发送的 Snap 或 chats 中,并且,和 Snapchat 里的内容一样,如果你选择不看它,这则广告也会在 24 小时以内消失。
据Marketing Week消息,Snapchat近日叫停了其最初的广告平台业务"Brand Stories",它可以让那些并未选择关注的用户收到品牌商推送的广告。"Brand Stories"去年10月上线,首次亮相是环球影城在上面推广了新电影《占卜》的预告片。
准备在Snapchat上看广告吧!该公司在上周五宣布,用户将会在该应用的“最近更新”区域收到来自品牌企业的广告。“最近更新”界面上显示的内容包括“Snapchat故事”,也就是用户查看一些比较长的视频和“快照”(snaps)的地方。
编者按:本文作者Biz Carson是Business Inside的一名科技记者。Snapchat的图片和视频有阅后即焚的特点,Snapchat的用户每天活跃时长约半小时。目前,该公司正不断提高用户黏性,企图吸引在电视上做广告的大品牌广告主。
蓝鲸传媒9月9日文:据新浪科技援引彭博社报道,有知情人士透露,美国阅后即焚图片分享网站Snapchat刚刚获得了一笔由摩根士丹利牵头的信贷额度。通过这笔信贷额度,Snapchat便可在不稀释其现有股东所有权的情况下获得发展资金,该公司最终计划上市,但目前还没有与投行展开正式沟通。
2014-10-21 09:30 | Tags: Snapchat| 阅读数:2469日前,据外媒报道,美国“阅后即焚”照片分享应用Snapchat 发布了首批广告。对于推出移动广告的原因,SnapChat坦承:“我们需要获得收入。
可能你最近也听说了关于Snapchat的新闻,这个创立5年,融资8轮的阅后即焚应用终于要考虑上市了。当然,不少媒体将它与Twitter放在了一起比较,一个正在考虑启动IPO,而后者在上市近三年的如今,却准备着出售。
据科技博客Re/code报道,Snapchat日前推出了一种新的广告形式,将来自亚马逊和Hollister的赞助内容跟用户生成内容放在一块。该广告出现于Snapchat的“黑色星期五”主题Story合集,该Story汇集了用户发布的与该购物节相关的照片和视频。
TechCrunch:知名“阅后即焚”照片分享应用Snapchat发布广告新规,新的广告政策被称为3V(vertical video views)政策,即,用户在浏览好友分享的照片或视频时,手机屏幕的上下两端不会被植入广告,广告将会在观看完一段视频或浏览完几张照片时出现。
此前36氪报道,Snapchat 原计划于去年 11 月份推出媒体内容推送服务 Discover,向用户推送 BuzzFeed、CNN、《每日邮报》、ESPN、赫斯特集团(《Cosmopolitan》杂志)、《国家地理》等公司出品的视频、图片和文章等信息,并在其中加入收费广告,同
阅后即焚式社交聊天工具锐化了接收者的专注度,保护了用户的隐私,因此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但是由于对用户所知甚少,又没有应用内购买或者订购服务,此类服务往往很难找到钱途。不过此类应用的龙头Snapchat似乎已经找到了答案—广告。
Snapchat 的 Discover(类似公众帐号)初露头角就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虽然定价有些吓人,但广告商们愿意买账,毕竟早期能够参与的广告商数量有限,先发优势使之愿意承担较高的成本。也难怪阿里愿意一掷千金。
Snapchat 的主要用户群体是在 13 到 25 岁之间的青少年,覆盖了 75% 的千禧一代和 Z 世代。根据 Piper Sandler 2021 年秋季进行的半年度“Taking Stock with Teens”调研中,Snapchat 蝉联青少年最喜欢的社交媒体平台。
Snapchat拟推新广告模式,用户得看完3秒才能关闭夜叶 • 11小时前 • 大公司只是不知,Snap搬来的广告模式,能否为其带来精准投放,收获良好用户体验的成效。为赚取更多广告费,Snapchat也走起了模仿路线,给自己的广告服务增添些筹码。据外媒ad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