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自高原而下,一路奔流,到入海处便形成三角洲。近年来,三角洲地区面临流域来沙减少、污染物输入、洪涝灾害频发等多重环境压力,大河三角洲的环境健康问题面临着严峻挑战。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地面沉降、盐水入侵……世界主要三角洲的“家底”如何?
本文选自中国工程院院刊《中国工程科学》2022年第6期作者:王金南 ,蒋洪强 ,吴文俊 ,刘年磊 ,段扬 ,王明旭来源:珠江三角洲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提升战略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22,24(6):154-163.
新华社上海1月30日电(上海证券报记者 陈雨康 宋薇萍)随着苏浙沪皖三省一市地方两会的召开,各地经济成绩单先后公布。2020年作为《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公布后的第一个完整年份,区域内各地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发展领域亮点纷呈。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一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贸易多样化,减轻贫困的关键,因此中国长期重视基础建设,取得的成就和进展也获得国内外一致认可,甚至被许多外国网友称为“基建狂魔”,位于珠江三角洲的港珠澳大桥,就是一项令外界赞不绝口的世纪工程,整个工程投资达到1269亿元,大幅提升了港珠澳三地的经济联结,并且进一步挖掘了深圳发展潜力。
随着中国发展的越发深入,一些地区水资源不平衡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中国必须想出更好的办法分配短缺的水资源,而最近在距离地下60米的深处,中国又创造奇迹了,据称中国建造的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已经开工,目前进展顺利,这个旨在保障珠江三角洲地区水源供应的广东省最大水利工程,是一条建于地下的大规模输水管道,总投资354亿,管道总长达到113公里,每年可以输送十几亿立方米的水量,那么它对中国的意义有多大呢?
山东广播电视台制作并播出的纪录片《大河之洲》,在党的二十大、2023年春节、2023年黄河文化论坛、世界环境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在澳大利亚天和电视台、CGTN、凤凰卫视、CCTV-9、CCTV-2等海内外多家电视台、频道播出,国际版于2023年10月28日在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播出,引发强烈的社会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