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EGFR基因作为NSCLC靶向治疗的中流砥柱,也有不少共突变的相关研究,这些共突变基因除了给临床预后带来启示,也将为定制联合治疗策略或新药研究开辟新道路,因此相关研究内容非常值得临床医生进行深入了解,小编特摘选了一篇Federica Pezzuto等人于2023年在Lung Cancer重磅发表的一篇名为“The significance of co-mutations in egfr-mutat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optimizing the efficacy of targeted therapies?
2022年10月10日,以色列最好的科学研究所——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的Moshe Oren教授在Nat Rev Drug Discov上发表了一篇名为Drugging p53 in cancer: one protein, many targets的综述文章,系统评估了靶向p53蛋白功能失活用于癌症治疗所做的尝试和努力,并讨论了临床开发过程中遇到的挑战。
TP53是人类癌症中最常见的突变基因之一,据估计,超过50%的癌症都携带TP53基因突变。随着对p53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科学家们正在利用不同手段靶向这一靶点,包括从传统的小分子药物,到双特异性抗体、蛋白降解疗法、基因疗法和RNA疗法等创新治疗模式。
肺癌的发生发展与致癌驱动基因变异有很大的关系,EGFR、ALK和ROS1是非小细胞肺(NSCLC)癌常见的突变靶点。但同样的基因突变,疗效却有明显差异,一部分要归因于另外一个突变——TP53,是导致肺癌靶向治疗疗效差的重要因素。
#秋日生活打卡季#在医学领域,一直有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那就是慢性炎症与癌症之间是否存在某种深刻的联系。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这个问题,并且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慢性炎症确实可能是癌症的一个关键驱动因素。
如在间期中通过调节 CDKN1A 基因的表达,使其转录出的 p21 蛋白阻止细胞周期进入 S 期、M 期等等。在基因疗法领域中,由深圳赛百诺基因研发的基因治疗产品“重组人 p53 腺病毒注射液”是世界上第一款获批上市的基因治疗药物,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获批上市的 p53 基因治疗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