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总量又称控制数、控制总数量、人员控制数等,实际就是浮动编制,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定编定岗不定人”,这种情况是编制隶属于单位,你人在单位,那么就挂上编制,如果辞职或辞退,那么就收回编制继续给下一个人用。
事业单位可以分为全额事业单位、差额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三大类,而且这三类事业单位职工所用的编制也不相同,随着对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编制的类型以及使用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由于单位需要的人员比较多,更是有了备案编制这种新型录取人才的方式。
到2020年底前,高校和公立医院改革完成之后,使用这类“备案制编制”的,只有这两类事业单位,其他机关事业单位如果在招考过程中,注明使用的是“备案制编制”,都有骗人的嫌疑,或者是混淆视听的目的,因为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没有其他单位有类似的改革要求。
我可以很肯定地说:备案制不是正式编制,但它应该是这个单位的正式工作人员,这一点是没有问题的,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起:招录方式与普通事业编制有所不同、普通事业编制招聘一般由当地人社局统一组织笔试、面试、体检、政审、录用、签订聘用合同,而备案制是各用人单位自主进行招录,招录方式可以简化,甚至只是一个面试即可录用。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中,对高等教育机构和公立医院实施了特别规定,即取消传统编制,但保持其事业单位的身份,转而采用备案制管理。这一变革导致公立医院内部人员结构细化,形成了包括正式登记在编人员、备案管理人员以及合同工和劳务派遣员工等不同类别。
宇宙的尽头,尽是编制,编制简单来说就是数人头,一个单位核定多少编制,按多少人头拨款发钱。公益一类大部分都是全额拨款的,是公益性最强的事业单位,是保障民生提供基础服务不盈利为目的的单位,是稳定性最高的单位。
答案:控制总量备案制不是正式编制。人员控制总量的定义与特点:人员控制总量是为了满足用人单位实际用人需求而设定的一种用人方式,其特点是编制是在单位,而不是落在人身上。这种方式通过签订合同的形式招聘人员,实现用人单位的灵活用人。
尤其是事业单位编制、备案制、合同制,有的考生认为他们之间的区别不是很大,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梳理一下这三种制度分别是什么,有什么特点:事业编:事业单位编制,经费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单位所使用的的人员编制,在省级机关有人员信息备案。
现在很多时候我们都会看到许多招聘信息中写着备案制编制,那么什么是备案制?即使考上了医院今后不想在这里干了,去其他医院也能带着编制走,但是这种情况下,医院基本是不会放人的,因为离职后就相当于医院损失了一个编制岗。
我们先来讨论一下编制,编制通常上是指机构编制委员会及其办公室核定的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数额,也就是狭义上的“人员编制”。有了编制这个大概念,我们再来讨论事业编,从中编办对事业编制的解释来看,事业编制指的就是各类事业单位所使用的人员编制,其经费由国家事业费开支。
定义与性质:事业编是指为国家创造或改善生产条件、增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其经费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单位所使用的人员编制,属于编制内用工方式,工作人员拥有明确的事业编制身份,稳定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