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豫剧一团是以编演传统剧目和现代为主的省直文艺院团体,在60多年的辉煌历程中曾创排出以《花木兰》、《拷红》、《白蛇传》、《五世请缨》、《常香玉》、《金沙滩》、《泪洒相思地》、《破洪州》、《大祭桩》、和现代戏《黑娃还妻》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经典剧目。
来源:【云上河南】尉氏县融媒体中心12月28日,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梨园庆盛世、追梦筑“尉”来2024“庆元旦、迎新春”戏曲文艺汇演精彩上演,省内十几位戏曲名家名角云集,老中青三代艺术家同台献艺,精彩纷呈。
日前,由尉氏县豫剧团以本地瓜农为原型,创排的乡村振兴题材戏曲小品《瓜乡人家》,讲述了瓜农金秀强转变经营思想,开辟网络销售渠道的励志感人故事,经过剧团多次的打磨排练,在《尉氏文化云》公共文化各平台播放,为全县人民送上励志奋进的文化大餐。
开封网讯 记者朱朝星报道 9月1日上午,尉氏县邢庄乡郭新庄小学院内人声鼎沸,开封市爱心曲剧团现代曲剧《红梅村》正式开排。该局以郭新庄村村民赵水义事迹为线索,讴歌了当代农村社会正能量。国家一级编剧张九来、国家一级演员胡希华、白军选等,到场祝贺。
开封市心连心豫剧团剧团简介开封市心连心豫剧团始建于1996年,是一支享誉全国的豫剧团体,在栉风沐雨中已历练成戏剧艺苑里一颗闪亮的旗帜一举夺得剧目“金奖”及编剧、导演、音乐、表演等多项大奖。豫剧团创作演出的现代剧《朝阳沟》在中国豫剧节上获得最高奖——优秀剧目奖。
1月23日,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2025年迎新春戏曲联欢会在县文化艺术中心举行,来自全省戏剧界的名家齐聚一堂,演绎拿手好戏,与热爱戏曲艺术的广大群众一起迎接新春佳节的到来。此次联欢会分为“豫东明珠、梨园沃土”“梨园尉氏、唱响时代”“锦绣梨园、筑梦‘尉’来”三大篇章。
随着春节临近,尉氏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积极做好“文艺进万家”惠民演出的同时,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先后编排《二十大精神进我家》、《能干复婚》、《瓜乡人家》等多部戏曲小品、唱段,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剧情,让传统戏曲更加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为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提升群众的文化素养和主流价值观意识,在许多节目台词中都有党的二十大精神经典金句、农村政策等,通俗易懂,语句流畅,听起来让人耳目一新,精神振奋。
双洎河古称洧水,《诗经》中便有“溱与洧,方涣涣兮”的佳句,河南省尉氏县洧川镇也因洧水流过而得名。洧川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当地流传的顺口溜“八保洧川八台戏,庄稼地里藏戏迷”形容当地戏曲爱好者众多,国家一级演员、豫剧唐派艺术创始人唐喜成就是其中之一。
近日,尉氏县豫剧团以本地瓜农为原型,创排的乡村振兴题材戏曲小品《瓜乡人家》,讲述了瓜农金秀强转变经营思想,开辟网络销售渠道的励志感人故事,经过剧团多次的打磨排练,在《尉氏文化云》公共文化各平台播放,为全县人民送上励志奋进的文化大餐。
“豫剧唐派金声玉振,十生九唐百世流芳。”今年恰逢豫剧大师唐喜成先生诞辰100周年,10月4日下午,纪念唐喜成大师的专场演出在开封尉氏县(今郑州市航空港区洧川镇)成功举办。本场演出由唐派弟子们自发举办,不仅表达了对唐喜成大师的深情怀念,也是唐派艺术传承创新发展的成果汇报演出。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海涛 宋敏 实习生 张婉晴7月29日下午,尉氏县邢庄乡邢庄中学里,锣鼓阵阵,唱腔悠扬,豫剧《三娘教子》正在演出。台下树荫里坐满老人,随剧情时喜时悲。此情此景,很难想象这是防汛救灾安置点,更难想象几天前洪水袭来时的惊心动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