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鹿青松 管悦 孔亚捷又一年七夕到来,浪漫的青年男女走上街头共度传统佳节。记者在七夕节前夕来到济南市历下区世茂国际广场采访了一些情侣,发现“仪式感”是他们过节的关键词之一,甚至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采访中,大部分情侣认为,仪式感可以提升幸福指数,为生活带来调剂和惊喜。
乙巳新年元宵之际,一批热热闹闹精彩纷呈的节庆民俗活动,在上海全城传递着年味。如何吸引更多人了解热爱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让古老民俗在现代社会焕发新活力?“中国春节好故事暨《中国节——一年好景君须记》新书发布会”在上海图书馆东馆举办,进一步推广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色彩之美。
你还会坚持过年的传统习俗吗?你看重哪些过年的“仪式感”?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333名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4.1%的受访青年会坚持过年的传统习俗,76.7%的受访青年注重过年的“仪式感”,家人团聚吃年夜饭是受访青年认为过年“仪式感”最重要的体现。
【圆桌访谈】编者按传统节日是特殊的时间节点,也是中国文化基因的表征。如何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人心?在新春佳节到来之际,我们特邀专家学者探讨传统节日在当今社会的守与创,并请仪式参与者、文艺创造者共同讲述动人的节庆故事。
成年、高考、毕业、恋爱、结婚……人生中的很多节点会被赋予特殊意义,人们希望通过一些仪式留下属于这些日子的独特印记。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发布的一项有1334名青年参与的调查显示,婚礼及生日的仪式感是受访青年认为最不可或缺的,71.
来源:【人民日报评论】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们,晚上好。甜咸粽子、艾草挂饰、五彩手绳……端午将至,这些物件是否已经出现在你的家中,装点了节日生活。如今,无论是庆祝传统佳节,还是纪念个人的进步成长,或是在日常生活中找点乐趣,似乎都离不开“仪式感”三个字。
男朋友奶狗一枚,日常总是缠着我拍抖音或自拍然后发朋友圈或是发他哥们,所有节日都要好好过,比如要吃饭看电影,节日要买礼物,也要我买然后互相送给对方,虽然很开心也很感动,但总觉得没必要,毕竟日子是过给自己的不是让别人看的,我比较私密一点,不希望对方什么都公布
纪录片《舌尖上的新年》有这么一段话:“年味越来越淡,只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年夜饭失去了吸引力……母亲每到过年就抱怨:吃什么呢?你们想吃什么呢?儿女们都说随便,您随便做。只好年年依旧。”随便的结果是,节日不再像节日,也不难怪,年味越来越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