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在离岸120海里的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内,随着养殖装备“深蓝1号”网箱内的一条条大西洋鲑鱼“跃”上鲁青新渔养60001工船,国产深远海养殖三文鱼再获丰收。这批大西洋鲑单鱼平均重量超过五公斤。
这两天,我国首次在低纬度地区成功养殖出正经三文鱼的消息刷屏了。我国的水产“重器”“深蓝一号”继去年在黄海冷水团成功收获海鳟鱼后,今年终于成功收获大西洋鲑——正宗三文鱼,这对于我国的水产养殖业来说,确实是件值得高兴的事儿。
从技术上破解在温暖海域养殖三文鱼的世界性难题,到用大型网箱验证在黄海养殖鲑鳟鱼类的技术路线完全可行,到商业化养殖“第一捞”出海,到三文鱼大规模深远海养殖产业化,“黄海冷水团优质鱼类绿色养殖”这个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在最终迈向千亿产业的长途跋涉中,中间要经历多少“惊险的一跃
编者按:2018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推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
近日,深蓝1号”所养殖的大西洋鲑再次获得丰收,这也是大西洋鲑首次成功度夏后的再次丰收。依托黄海冷水团自然资源,这里是农业农村部批复的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的国家级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深蓝1号”被誉为为孕育三文鱼“智能襁褓”,为实现三文鱼在中国海域的规模化养殖立下了汗马功劳。
10月31日,记者从位于连云港的江苏宝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获悉,眼下随着海水温度逐步降低,该公司陆基驯化的三文鱼将被陆续移至山东海上深水网箱。此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连云港黄海冷水团三文鱼养殖可行性报告》通过专家评审。
茫茫海面上,全球首座全潜式深海渔业养殖装备“深蓝1号”巍然矗立,从天空俯瞰,宛若一把倒置的巨型雨伞,“伞柄”竖直向上,连廊“伞骨”张开,向下抓取,两个足球场大小的八角箱体浮出水面,大西洋鲑在网箱中自由游弋。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传山东省紧紧围绕“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目标任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要求的生动实践,全面回顾山东沿海各市在经略海洋特别是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的重大成就,11月25日-27日,由山东省委网信办主办、山东广播电视台承办、省内各市各网站和新媒体客户端协办的“云上打卡最美海岸线”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