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昌湖畔的磨丫山北麓,有一座汪公坟,坟上有一小亭,亭前建有古庙,坟的右则建有寮房,这座古庙就是传说中的“汪公古刹”。相传:这座古庙中被奉为神灵的汪公是隋末人士,姓汪,字少卿,安徽绩溪人,生于580年,曾为舒怀令,后升扬州牧。忠隋尽职,在乌聊山抗击李世民得战功,封为广惠王。
路过此地的官员、百姓无不驻足观看,敬仰三分,因为它昭示着当地一个曾经显赫一时的家族:六个进士、举人在这里诞生,十多个知县、知府、按察使、布政使、省长、部长从这里奔赴各地官场,在政治舞台上写下了历史篇章。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马黎“你八十几?”“我87了。”“我88。”“血压怎么样?”“还可以。”“长远没见了。”一场研讨会开始前十分钟,在会议室里听到了这样的对话。12月6日上午,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一楼会议室,《汪济英文集》首发式和研讨会在这里举行。
□本报记者 秦勇3月31日,在宜宾市屏山县召开中都文化研讨会间隙,记者在中都镇中都河对面见到一座很高的红色悬崖,要仰着脖子才能看见崖顶。据当地村民说,该崖叫洪溪岩。至于为啥是红色,他们也不知道。不过,他们更喜欢聊的,是这片红色悬崖上“永赖同功”四个大字的传说。
汪姓被称为徽州笫一大姓,所谓“天下汪姓出自徽”,目前中国有580多万汪姓子弟。前不久,一件汇聚了十九通古代手稿、手绘本的“汪氏家族文献”手卷意外于百年老字号上海朵云轩库房中发现,并于上周起在上海朵云轩艺术馆展出。
中国网江西频道3月12日婺源讯(王国红 潘琳 胡红平 记者 章荣富 报道)3月8日,是传统的农历正月十八,恰逢周日,千年古村坑头村的村头巷尾,锣鼓喧天,尽管大雨滂沱,一场大型民俗活动“抬汪公”仍在举行,引来各地摄影师的关注,游客们惊叹“不虚此行”。
黄山新闻网2月22日讯(傅裕)2月20日,是传统的农历正月十三,恰逢周六,在省级美丽乡村歙县富堨镇承狮村,村头巷尾锣鼓喧天,人头攒动,村里村外人山人海。作为承狮丰瑞里的一次盛大节日,一场大型民俗活动“抬汪公”在举行。
每年正月十六,在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狗场屯村,如期举办“抬汪公”庆新春民俗活动,祈愿国泰民安、村寨富强、风调雨顺、家庭平安。汪公,原名汪华,隋末歙州人。汪华为人正直,在为官期间施政宽宏,百姓得以安宁。
抬着汪公塑像巡游。抬汪公前一天,各家去汪公庙祭奠。抬汪公万人空巷。丁武光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遗每年农历正月十八,安顺屯堡的一些寨子都会举行隆重的“抬汪公”活动。如果这天你正好走近这些村落,又恰逢活动的高潮,定会被这里的气氛所感染。
2月14日,贵州省安顺市鲍家屯一年一度的抬汪公迎新春盛会在毛雨中如期进行。活动现场,由村寨制作的花车跟随汪公《亭子》巡游在美丽的田园间,舞狮队,地戏队,屯堡妇女队一起上阵,来自附近村民们也穿上盛装参加巡游。
屯堡人,不论是客家还是庄家,对庙会情有独钟,比如旧州抬城隍,吉昌屯抬汪公,九溪抬亭子,各有其特点及风格。云山屯从正月起,初九玉皇圣诞,二月十九观音菩萨圣诞,五月十三,关圣帝君降神(民间称“单刀会”),六月十九,观音菩萨成道,及九月十九法会等等。
始于明代徽州、随后移入屯堡的“抬汪公”,是屯堡人的信仰。有学者称,汪公是屯堡人信仰的“神祇”,屯堡人对汪公的信仰远远超过了对祖先崇拜的范畴。这一点,从每个屯堡人聚居处都有汪公庙中便可得到印证。“抬汪公”又称“抬阁(屯堡抬亭子)”。
2024年农历正月十六屯堡非遗狗场屯拾亭子。吴忠贤摄2024年农历正月十六屯堡非遗狗场屯拾亭子。吴忠贤摄2024正月十八屯堡吉昌屯非遗抬亭子。吴忠贤摄2024正月十八屯堡吉昌屯非遗抬亭子。吴忠贤摄2024正月十八屯堡吉昌屯非遗抬亭子。吴忠贤摄2024正月十七鲍家屯非遗抬亭子。
来源:【安顺日报-掌上安顺】溯源屯堡:征南戍边起烽烟 铸剑为犁成屯堡屯堡,是大明王朝实施“调北征南”“调北填南”国家战略的历史文化遗存,在稳边、固边、防边、治边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屯堡文化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历程的历史见证,具有西南边疆稳定的国家战略考量价值。